-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泉映月音乐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了解《二泉映月》的曲作者、创作背景及音乐风格特点。
熟悉乐曲的旋律和节奏,能够准确哼唱主题旋律。
掌握二胡的基本演奏技巧,如弓法(长弓、短弓、连弓、分弓等)和指法(按弦、滑音等),并能运用这些技巧尝试演奏《二泉映月》的片段。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聆听、分析、哼唱、演奏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分析能力和创造能力。
引导学生在音乐实践中体验音乐情感,提高音乐表现力和审美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二泉映月》所表达的深沉情感,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之情。
引导学生体会阿炳身处逆境仍不屈不挠的精神,增强学生面对困难时的勇气和毅力。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深入理解《二泉映月》的音乐内涵和情感表达。
熟悉乐曲的旋律和节奏,掌握二胡的基本演奏技巧并能进行简单演奏。
2.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准确把握乐曲中复杂的情感变化,并用音乐语言表达出来。
让学生较好地掌握二胡演奏技巧,尤其是滑音等具有特色的技巧,使演奏具有一定的表现力。
三、教学方法
1.讲授法:讲解《二泉映月》的创作背景、曲作者等知识,使学生对作品有初步的了解。
2.欣赏法:通过多次聆听不同版本的《二泉映月》,让学生感受乐曲的旋律、节奏、和声等音乐要素,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
3.演示法:教师亲自示范二胡演奏《二泉映月》,展示演奏技巧,让学生更直观地学习。
4.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乐曲的情感、演奏感受等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5.练习法:让学生进行哼唱、二胡演奏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四、教学准备
1.多媒体设备,用于播放《二泉映月》的音乐视频、音频资料以及相关图片、文字资料。
2.二胡若干把,确保每位学生都有机会进行演奏练习。
3.乐谱:《二泉映月》的二胡乐谱和声乐简谱。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播放一段嘈杂的城市街头视频,视频结束后,提问学生:刚刚我们听到和看到的画面给你们什么样的感受?引导学生回答出烦躁、喧嚣等感受。
2.接着播放一段宁静的月光下的湖面视频,画面中有轻柔的月光洒在湖面上,波光粼粼。提问:现在这段视频又带给你们怎样不同的感受呢?让学生体会到宁静、舒缓的感觉。
3.引出课题:在音乐的世界里,也有这样能表达各种情感的作品。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经典的二胡曲《二泉映月》,它所展现的情感就如同月光下那深沉而又充满故事的湖面。
(二)作品介绍(5分钟)
1.利用多媒体展示曲作者阿炳的图片,介绍阿炳的生平:
阿炳原名华彦钧,民间音乐家,生于无锡,正一派道士。他自幼随父学习音乐,后因患眼疾而双目失明。
阿炳一生坎坷,生活贫困,但他凭借着对音乐的热爱和天赋,创作出了许多优秀的音乐作品。他的音乐作品融合了道教音乐、民间音乐等多种元素,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2.介绍《二泉映月》的创作背景:
这首乐曲是阿炳在20世纪50年代初创作的。阿炳常常在无锡惠山泉畔演奏这首曲子,他用音乐倾诉着自己一生的苦难遭遇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乐曲最初并没有名字,后来经过音乐学家杨荫浏等人的记录和整理,才定名为《二泉映月》。二泉指的是无锡的惠山泉,被誉为天下第二泉,阿炳常在泉边拉琴,对月抒怀,所以这首曲子就叫《二泉映月》。
(三)初听乐曲(5分钟)
1.播放吴祖强改编的二胡与乐队版《二泉映月》,让学生安静地聆听,同时引导学生闭上眼睛,用心感受乐曲的整体情绪、速度和节奏。
2.听完后,提问学生:这首曲子给你们的第一印象是什么样的?是悲伤、宁静还是其他的感受?鼓励学生大胆分享自己的初步感受。
3.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乐曲整体呈现出的深沉、悲怆、如泣如诉的情感基调。
(四)分段欣赏(15分钟)
1.再次播放乐曲,引导学生分段聆听,并思考每一段的旋律、节奏特点以及情感表达的变化。
第一段:
聆听后,提问学生这段旋律的速度是怎样的?节奏有什么特点?(速度较慢,节奏较为平稳,以八分音符和四分音符为主)
分析这段旋律的音乐线条,感受其如平静的诉说,引出了整个乐曲的情感主题。
教师简单哼唱第一段旋律,让学生跟随哼唱,感受旋律的起伏。
第二段:
引导学生注意第二段旋律的音高变化,提问:这段旋律相比第一段,音高上有什么明显的变化?这种变化给你带来了怎样的感受?(音高逐渐上升,情绪变得更加激动、悲愤)
分析节奏上的变化,如出现了一些切分节奏,增强了音乐的紧张感。
请学生分享听到这段旋律时内心的感受,体会阿炳情感的逐渐宣泄。
第三段:
聆听第三段,思考这段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文件、记录和档案管理制度.docx
- 整理房间教案.docx
- 文件控制程序2024版ISO9001+2024版ISO13485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体系文件.docx
- 文具的家教学反思.docx
- 文学是灯 教案.docx
- 文具的家教学设计.docx
- 文化创新的途径教学设计.docx
- 文字输入方法多教学设计.docx
- 文化旅游商业街项目策划方案1225.docx
- 文明礼仪教育活动方案.docx
- 市科技局副局长在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2025年全国两会精神研讨发言材料.docx
- 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读书班开班式上的讲话1.docx
- 关于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工作方案.docx
- 市国资委党委书记学习2025年全国两会精神专题研讨发言材料.docx
- 在2025年作风建设专题“读书班”上的研讨发言材料(八项规定).docx
- 在县政府全体会议暨廉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4.docx
- 关于我市农村电商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docx
- 在某某区安全生产重点工作安排部署会上的讲话.docx
- 市发改局党组书记在理论学习中心组会上学习2025年全国两会精神的研讨发言材料1.docx
- 商务局委员会(商务局)基层党组织“分类指导、争先进位”工作方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