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师说优秀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理解并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如师道之其等字词的含义,以及宾语前置、状语后置等特殊句式。
准确、流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体会文言文的语言之美。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反复诵读,培养文言文语感,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学习本文运用对比论证、举例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进行论述的写作技巧,提升议论文写作能力。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与作者的观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尊师重道的优良品质,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古代文化的热爱之情,增强文化自信。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准确理解文意。
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体会其论证效果。
2.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关于师道的论述,把握文章的深层内涵。
引导学生突破时空限制,结合现实生活,思考尊师重道的意义。
三、教学方法
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感受文言文的韵律美,理解文意,体会情感。
2.讲授法:讲解重点字词、句式和文章结构,帮助学生疏通文意,把握文章主旨。
3.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发表见解,培养合作探究能力。
4.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穿越时空,与古人对话,增强对文章的理解和感悟。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3分钟)
同学们,在我们的学习生涯中,老师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传授知识,启迪智慧,引领我们成长。古往今来,有许多关于老师的佳话和名言。比如,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句诗生动地描绘了老师无私奉献的精神。那么,在古代,人们对老师的看法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就一同走进韩愈的《师说》,去探寻他对师道的见解。
(二)作者及背景介绍(3分钟)
1.作者简介
韩愈,字退之,唐代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文以载道,文道合一,反对六朝以来的骈俪文风。其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语言质朴,气势雄壮,对后世文学影响深远。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昌黎先生集》传世。
2.背景介绍
魏晋以来,门第制度森严,贵族子弟都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因此,社会上产生了一种耻学于师的恶劣风气,求师学道往往会招来他人的讥笑。韩愈写《师说》,大力宣扬师道,就是要纠正这种不良风气。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7分钟)
1.教师范读
要求学生边听边注意字音、节奏和语气。
2.学生自由朗读
读准字音,初步感受文章的内容和节奏。
3.指名朗读
其他同学认真倾听,评价读音、节奏等方面的表现。
4.全班齐读
读得通顺、流畅,读出气势。
(四)疏通文意(20分钟)
1.学生结合课下注释,自主翻译课文
圈画出难以理解的字词和句子。
2.小组合作交流
共同探讨疑难问题,尝试疏通文意。
3.教师讲解重点字词和句式
实词
师:①作名词,老师,如古之学者必有师;②作动词,学习,如吾师道也;③意动用法,以......为师,如而耻学于师。
道:①道理,如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②学说,如吾师道也;③风尚,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惑:①疑惑,如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②糊涂,如惑而不从师。
虚词
之:①结构助词,的,如古之学者必有师;②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③宾语前置的标志,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④代词,指代人或事物,如择师而教之。
其:①代词,他(们)的,如其闻道也固先乎吾;②语气副词,表揣测,大概,如其皆出于此乎;③语气副词,表反问,难道,如其可怪也欤。
特殊句式
宾语前置: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正常语序为不知句读,不解惑。
状语后置:学于余,正常语序为于余学;耻学于师,正常语序为耻于师学。
判断句: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者,......也表判断。
4.翻译重点句子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翻译: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人。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翻译: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翻译:我学习的是道理,哪管他年龄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呢?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翻译:因此,无论地位高低贵贱,无论年纪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五)文本研读(15分钟)
1.分析文章结构
请同学们梳理文章思路,划分文章层次,并概括每层的主要内容。
学生思考后回答,教师总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工程采购手册怎么判断营业执照经营范围是否符合招标要求.docx
- 工程项目服务承诺、投资控制、进度控制、质量管理及应急预案.docx
- 工程项目管理手册.docx
- 工程项目管理目标责任书.docx
- 工程项目现场管理规程.docx
- 工程项目管理B卷.docx
- 工程项目管理历年真题及复习资料.docx
- 工程项目精细化管理手册.docx
- 工程项目管理继续教育考试参考答案.docx
- 工程项目管理考试试题含答案.docx
- 2025年广西中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四+人地协调观+课件.pptx
- 2025年广西中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三+综合思维+课件.pptx
- 2025年中考地理一轮教材梳理:第4讲+天气与气候.pptx
- 第5讲+世界的居民课件+2025年中考地理一轮教材梳理(商务星球版).pptx
- 冀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精品教学课件 第1单元 熟悉的数与加减法 1.1.6 认识1-9 第6课时 合与分.ppt
- 2025年中考一轮道德与法治复习课件:坚持宪法至上.pptx
- 2025年河北省中考一轮道德与法治复习课件:崇尚法治精神.pptx
- 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课件-2025年吉林省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pptx
- 精品解析:湖南省娄底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原卷版).doc
- 2025年中考地理一轮教材梳理:第10讲+中国的疆域与人口.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