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2023年3月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Mar.2023
第2期JournaloftheCollegeofNorthwestAdultEducationNo.2
论师生关系冲突的文化根源
——基于人类文化传递现象的分析
叶春红,王宜好12
(1.甘肃省秦安县教育局教研室,甘肃天水741600;2.河南省西峡县第一高级中学,河南西峡474550)
[摘要]师生关系冲突频发且愈演愈烈,已成为当下众多研究者热议的话题,新型师生关系的重构已成为必然。本研
究以玛格丽特·米德的人类文化传递现象理论为分析框架,分析后象征文化、互象征文化以及前象征文化中师生关系的
表现形式,探讨不同文化互动中师生关系异化的根由,并提出建构和谐师生关系要坚守“师道尊严”传统、发扬师生
平等精神、促进文化共融发展、加强不同文化之间的互动等建议,以消解冲突的师生关系。
[关键词]师生关系;文化传递;冲突;文化人类学
[中图分类号]G4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8539-(2023)02-0078-06
[DOI]10.20012/j.cnki.ISSN1008-8539.2023.02.013
近年来,师生关系冲突频发且愈演愈烈,并同文化代际之间的学习文化已成为冲突产生的重
成为众多研究者热议的话题,比如研究生不堪导要根源。
师压迫自杀溺亡事件、教师因罚站迟到小学生被(一)“后象征文化”中的师生角色
拘留事件、毕业学生当街掌掴任教老师事件等诸“师云亦云”不仅是荀子提出学生应该所为的
如此类问题,反映出师生关系紧张甚至走向偏激状态,而且也是长久以来我国学生对待教师的态
的行为冲突。隐藏在师生冲突事件背后的是教师度与行为的真实写照。“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
与学生“两代人”对待教师观、学生观以及师生也”,这是传统上对教师角色最基本的定义。教师
关系认识与理解的差异,传统以“师道尊严”为被认为是智慧的化身、知识的权威和社会的代言
核心的师生关系要求正在遭遇所谓“民主、平人,“师道尊严”始终作为一种民族文化心理积淀
[3]
等”等象征意义的师生关系冲击,镜像出前象征影响着几千年教育的延伸和发展。在教学活动
[1]
文化与后象征文化两种代际之间的文化冲突。新中,学生接受并习惯于当作被灌输的对象,遵循
型师生关系的重构已经成为学校教育必须面对并师长教诲、聆听师长布道,缺乏主动思考的主观
积极回应的话题。能动性与创造性,也不敢质疑老师;在我国几千
年的传统教育实践中,师生关系一直是控制与被
一、不同文化传递现象中的师生冲突现象
控制、支配与被支配的不平等关系,师生间延续
美国著名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把人类文化[4]
着主客二元对立的思维习惯。在人际关系中,学
传递现象划分为三种形态:后象征文化、互象征生是善于忍耐的被压迫者,学生被看作是教师的
文化和前象征文化,分别表示晚辈向长辈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