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4 唐诗三首 同步练(含答案) 2024-2025学年语文统编版八年级下册.docxVIP

24 唐诗三首 同步练(含答案) 2024-2025学年语文统编版八年级下册.docx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4唐诗三首

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1]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2]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文学常识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

名句赏析

[1]“有吏夜捉人”一句,是全篇的提纲,以下情节都从这里生发出来。不说“征兵”“点兵”“招兵”而说“捉人”,已于如实描绘之中寓揭露、批判之意。

[2]这两句,极其概括、极其形象地写出了“吏”与“妇”的尖锐矛盾。一“呼”、一“啼”,一“怒”、一“苦”,形成了强烈的对照,有力地渲染出县吏如狼似虎,叫嚣隳突的横蛮气势,并为老妇以下的诉说制造出悲愤的气氛。

主旨归纳

这首诗通过作者亲眼所见的石壕吏乘夜捉壮丁的故事,揭露封建统治者的残暴,反映了战争给广大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名句梳理

1.《石壕吏》中揭示“吏”与“老妇”矛盾尖锐的诗句: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2.《石壕吏》中表现战争惨烈的诗句: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3.《石壕吏》中表现老妇丧子的悲痛和含悲度日的诗句: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4.《石壕吏》中概括全诗的诗句: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5.《石壕吏》中从侧面反映老妇被带走的诗句: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1]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2]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3]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文学常识

参见《石壕吏》。

名句赏析

[1]“风怒号”三字,音响宏大,读之如闻秋风咆哮。一个“怒”字,把秋风拟人化,从而使下一句不仅富有动作性,而且富有浓烈的感情色彩。

[2]这两句一纵一收。一纵,从眼前的处境扩展到“安史之乱”以来的种种痛苦经历,从风雨飘摇中的茅屋扩展到战乱频仍、残破不堪的国家;一收,又回到“长夜沾湿”的现实。诗人忧国忧民,加上“长夜沾湿”,难以入睡。

[3]“千万间”“大庇”“天下”“欢颜”“安如山”等激昂坚决,从而构成了铿锵有力的节奏和奔腾前进的气势,恰当地表现了诗人从“床头屋漏无干处”“长夜沾湿何由彻”的痛苦生活体验中迸发出来的奔放的激情和火热的希望。

主旨归纳

诗人哀叹自身处境以及国家现实境况,但诗人不停留于自身的苦难,推己及人,希望能有千万间广厦可以庇护天下寒士,表现出诗人的爱国情怀与博大胸襟。

名句梳理

1.王安石在《子美画像》诗中说:“宁令吾庐独破受冻死,不忍四海赤子寒飕飕。”《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与王安石的诗相照应的诗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群童顽皮的诗句: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描写秋天凄凉氛围的诗句: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卖炭翁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1]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2]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3]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文学常识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祖籍太原,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名句赏析

[1]这十四个字的肖像描写,不仅准确地表现了卖炭翁的职业和年龄特征,而且使人想到他的辛酸劳作和痛苦生活。

[2]这一问一答,不仅化板为活,让文势跌宕,摇曳生姿,而且扩展了反映民间疾苦的深度与广度,为后面写宫使掠夺木炭的罪行作了有力铺垫。

[3]这是脍炙人口的名句。诗人如此深刻地理解卖炭翁的艰难处境和复杂的内心活动,只用十四个字就如此真切地表现了出来,又用“可怜”两字倾注了无限同情,催人泪下。

主旨归纳

这首诗揭露了老百姓被肆意剥削的现实和当时社会的黑暗,同时也表现出了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名句梳理

1.《卖炭翁》中描写卖炭翁的外貌,反映他劳动艰辛的诗句: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2.《卖炭翁》中表现卖炭翁艰难处境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知识分享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分享知识、分享快乐!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