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T∕CACM 1020.142-2019 道地药材 第142部分:禹白附.docxVIP

T∕CACM 1020.142-2019 道地药材 第142部分:禹白附.docx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ICS11.120.01

C23

团体标准

T/CACM1020.142—2019

道地药材第142部分:禹白附

Daodiherbs—Part142:Yubaifu

2019-08-13发布2019-08-13实施

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

1108

T/CACM1020.142—2019

前言

T/CACM1020《道地药材》标准分为157个部分:

——第1部分:标准编制通则;

——第141部分:安阳花粉;

——第142部分:禹白附;

——第143部分:湘莲子;

——第157部分:汉射干。

本部分为T/CACM020的第142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由道地药材国家重点实验室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道地药材生态遗传重点研究室提出。

本部分由中华中医药学会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河南中医药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北京中研百草检测认证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陈随清、刘嘉、张飞、杨珂、黄璐琦、郭兰萍、詹志来、郭亮。

1109

T/CACM1020.142—2019

道地药材第142部分:禹白附

1范围

T/CACM1020的本部分规定了道地药材禹白附的来源及形态、历史沿革、道地产区及生境特征、质量特征。

本部分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道地药材禹白附的生产、销售、鉴定及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T/CACM1020.1—2016道地药材第1部分:标准编制通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

3术语和定义

T/CACM1020.1—2016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禹白附yubaifu

产于河南许昌禹州、长葛等核心的地区,及周边新郑、汝州、登封、新密等附近适宜生长的暖温带地区的独角莲。

4来源及形态

4.1来源

本品为天南星科植物独角莲TyphoniumgiganteumEngl.的干燥块茎。

4.2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植株常较高大,常生于阴湿的林下、山涧、水沟及庄稼地。块茎倒卵形,卵球形或卵状椭圆形,大小不等,直径2cm~4cm,外被暗褐色小鳞片,有7条~8条环状节,颈部周围生多条须根。通常1年~2年生的只有1叶,3年~4年生的有3叶~4叶。叶与花序同时抽出。叶柄圆柱形,长约60cm,密生紫色斑点,中部以下具膜质叶鞘;叶片幼时内卷如角状,后即展开,箭形,长15cm~45cm,宽9cm~25cm,先端渐尖,基部箭状,后裂片叉开成70°的锐角;中肋背面隆起,I级侧脉7对~8对,最下部的两条基部重叠,集合脉与边缘相距5mm~6mm。花序柄长15cm。佛焰苞紫色,管部圆筒形或长圆状卵形,长约6cm,粗3cm;檐部卵形,展开,长达15cm,先端渐尖常弯曲。肉穗花序几无梗,长达14cm,雌花序圆柱形,长约3cm,粗1.5cm;中性花序长3cm,粗约5mm;雄花序长2cm,粗8mm;附属器紫色,长2cm~6cm,粗5mm,圆柱形,直立,基部无柄,先端钝。雄花无

1110

T/CACM1020.142—2019

柄,药室卵圆形,顶孔开裂。雌花:子房圆柱形,顶部截平,胚珠2;柱头无柄,圆形。花期6月~8月,果期7月~9月。

5历史沿革

5.1品种沿革

白附子始载于《名医别录》,言:“生蜀郡。”白附子具体植物形态未见描述,故无法考证其植物基原。《本草经集注》云:“此物乃言出芮芮,久绝,世无复真者,今人乃作之献用。”此时记载地区为甘肃中部以北地区,而此时这里的白附子已“久绝”,以他种代用,可见汉魏以来的白附子品种混乱。

唐代《新修本草》记载:“此物本出高丽,今出凉州以西。形似天雄,《本经》出蜀郡,今不复有。凉州者,生沙中,独茎,似鼠尾草,叶生穗间。”此非禹白附,虽然描述其“形似天雄”,但是“生沙中”“独茎,似鼠尾草,叶生穗间”的特征,与乌头属黄花乌头完全不同,故也非关白附,推测应为他种。《海药本草》对其产地有新的记载:“生东海又新罗国。苗与附子相似。大温,有小毒。”

明代《本草蒙笙》记载:“巴郡凉州俱多,砂碛卑湿才有。”此生境与独角莲生境相似,但其地上部分描述为:“独茎发叶甚细,周匝生于穗间,形类天雄。”故推测,

文档评论(0)

馒头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23004103100003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