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Page1
在开放的现代社会,跨文化的交际显得愈发重要,已经成为现代交际中引人注目的一个特点。?
??但在沟通中,往往也有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而导致这种结果的,正是文化差异。其中最为突出的是中西方文化差异。
??中西文化差异若用现代哲学“对立统一”规律来概括,中国人重“内”,西方人崇“外”。中国人喜爱从动态中视察分析事物,西方人习惯从静态中视察分析事物。中国人擅长把握整体,注意平衡,习惯从整体中看个体;西方人喜爱化整为零,注意分析,习惯从个体中看整体。此点也同样促进西方自然科学的发展。另一方面,中国文化崇尚斗智,因而棋术特别发达;西方文化崇尚斗勇,故而体育甚为突出。
中国文化重现世,尚事功,学以致用;西方文化重思辨,尚超越,学以致知。这种差异早在世界历史的“轴心时代”就初现端倪,在中西文化的两位圣人——孔子和苏格拉底身上得到了充分的表现。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为“协调的现实精神”,其基本特点是以现世性的人伦关系为核心,通过协调性的伦理意识来实现文化和社会的自我确定;西方传统文化精神则是“超越的浪漫精神”,其基本特点是以彼岸性的神人关系为目的,通过超越性的宗教意识来实现文化和社会的自我否定。
??中西文化,有着相通之处,比如:西方人,奉行好用主义;中国人,讲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动身。但是,中西文化,因为地理的差异,也在很大程度上存在不同。在美国,个人主义形象在社会的各种生活中表现得特别剧烈显明;而在中国,家庭观念的责任感才会体现出这样的剧烈与显明。
??有人说,文化就像无所不在的万有引力,当你跳动的时候就能感到它的存在。其实文化更像一个磁场,在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分布,而同处一个磁场的中西两国的文化,在沟通的过程中必定会碰撞出火花。
?饮食方面的比较
??由于中西哲学思想的不同,西方些问题都是人于饮食重科学,重科学即讲求养分,故西方饮食以养分为最高准则,进食有如为一生物的机器添加燃料,特殊讲求食物的养分成分,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及各类无机元素的含量是否搭协作宜,卡路里的供应是否恰到好处,以及这些养分成分是否能为进食者充分汲取,有无其他副作用。这烹调中的高校问,而菜肴的色、香、味如何,则是次一等的要求。即或在西方数一数二的饮食大国——法国,其饮食文化虽然在很多方面与我们近似,但一接触到养分问题,双便利拉开了距离。?
??中国五味调和的烹调术旨在追求美味,其加工过程中的热油炸和长时间的文火攻,都会使菜肴的养分成分被破坏。法国烹调虽亦追求美味,但同时总不忘“养分”这一大前提,一味舍养分而求美味是他们所不取的。尤其是20世纪60年头出现的现代烹调思潮,特殊强调养生、减肥,从而追求清淡少油,强调采纳簇新原料,强调在烹调过程中保持原有的养分成分和原有的味道,所以蔬菜基本上都是生吃。所以说西方饮食之重养分是带有普遍性的。?
??平心而论,谈到养分问题也触及到中国饮食的最大弱点。尽管我们讲究食疗、食补、食养,重视以饮食来养生强身,但我们的烹调术却以追求美味为第一性要求,致使很多养分成分损失于加工过程中。近年来我国厨师参与世界烹调大赛,人家端上一个菜养分成分开列得一清二楚,我们则拿不出这份材料。经人提问,亦瞠目结舌不知所云,大大地吃了哑巴亏!?
??我们从来都是把追求美味奉为进食的首要目的。民间有句俗话:“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虽然人们在赞誉美食时,总爱说“色香味俱佳”,但那是由于我们感受色香味的感觉器官“眼、鼻、口”的上下排列依次如此。人们内心之于“色、香、味”,从来都是“味”字“挂帅”的。?
??由于中国人极端重视味道,以至中国的某些菜仅仅是味道的载体,例如公认的珍贵菜海参、鱼唇、鱼翅、熊掌、驼峰,其主要成分都是与廉价的肉皮相仿的动物胶,本身并无美味,全靠用鲜汤去喂它,喂饱了它,再用它来喂人。这不就是地地道道的味道载体了吗﹖?
??中国人重视味道,也反映在日常言谈之中,如家庭宴客,一俟主要菜肴端上台面,主子常自谦地说:“菜烧得不好,不确定合您的口味。”他绝不会说:“菜的养分价值不高,卡路里不够。”?
??西方烹调讲究养分而忽视味道,至少是不以味觉享受为首要目的。他们以冷饮佐餐,冰镇的冷酒还要再加冰块,而舌表面遍布的味觉神经一经冰镇,便大大丢失品尝的灵敏度,渐至不能辨味;那带血的牛排与大白鱼、大白肉,生吃的蔬菜,白水煮豆子、煮土豆,虽有“味”而不入“道”,凡此种种都反映了西方人对味觉的忽视。他们拒绝运用味精,更足以证明此辈皆属不知味之人,非“知味观”之座上客也!?
??基于对养分的重视,西方人多生吃蔬菜,不仅西红柿、黄瓜、生菜生吃,就是洋白菜、洋葱、绿菜花(西兰花)也都生吃。因而他们的“沙拉”有如一盘兔饲料,使我们难以接受。现代中国人也讲养分保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物理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第四节牛顿第三定律学案粤教版必修第一册.doc
- 2024秋七年级数学上册第6章平面图形的认识一6.2角1角说课稿新版苏科版.doc
- 2024_2025学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论语蚜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教案6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蚜.doc
- 2024_2025学年高中语文写作素养实践多种描写凸显人物个性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doc
- 2024一年级数学上册七小小运动会__20以内的进位加法回顾整理钝剃刀拓展资料青岛版六三制.doc
- 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化学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第二节化学能转化为电能__电池四练习含解析鲁教版选择性必修1.docx
- 2024_2025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章地球的运动第1节第1课时自转特征昼夜交替和偏转规律学案湘教版选择性必修1.doc
- 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物理第八章机械能守恒定律1功与功率学案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doc
- 2024_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三单元北魏孝文帝改革第1课改革迫在眉睫教案3新人教版选修1.doc
- 2024年新教材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2章物质及其变化第3讲离子共存离子检验和推断集训含解析.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