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神经外科手术相关三维图像后处理
●三维后处理概述●正常头部CTA后处理●脑动脉瘤后处理●头颈部肿瘤后处理●脑血管搭桥后处理●CEA(VEA)围手术期后处理●脊髓动脉后处理
三维后处理工作的目的和作用目的:更好的为诊断与临床治疗服务两个中间环节:扫描——诊断诊断——临床诊断:“让自己看明白”诊断中对于后处理功能的需求使得3D-PACS日趋完善临床:“让别人看明白”诊断中与临床相关的细节在图像上得到直观的体现
后处理图像的显示方式及优缺点MPR:解剖关系准确、可靠。MIP:对钙化及小血管分支显示较好,但前后空间关系不准确。MinP:对气道显示较好。CPR:多用于显示弯曲结构(血管、胆管等等),将其全程显示在一幅图像中。VR:直观、立体,感兴趣区选择工具多样,表现力极强!→(CinematicRendering)VE:以内镜的视角大致观察腔内结构且观察角度不受限制,但粘膜细节显示较差。SSD:较早期的三维图像显示方式,不能反映内部结构的信息,已基本被VR取代。
CinematicRendering实影渲染(全息仿生)成像多光源细节更清晰、逼真!
三维图像中感兴趣区的选择方式(组织分割)阈值法:基于密度的分割,通过设定一个阈值对一些密度与其他组织有显著差别的组织进行简单分割。裁切法:基于空间的分割,选择性更强,区域增长法:半自动的分割,边界限制条件可以是密度及形状等,进而对精细的连续结构分割。多对象组合绘制:以上多种方法组合运用及多个感兴趣的组合显示。常用于密度相近的软组织以增强其对比。(组织分割与管理)
头部CTA后处理常规一、正常头部CTA后处理常规VR像及MPR各一张片。VR以头侧位、后前位、前后位、左右侧位分别显示前后循环脑动脉各段。MPR平行于听眦线,上界起自胼周动脉上缘,下界达枕骨大孔水平。
二、脑动脉瘤后处理常规㈠动脉瘤的诊断问题1、对于一个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如果没找到动脉瘤是不可以轻易放弃的。因为很可能是动脉瘤隐藏的比较深,比如颈内动脉颅内段的膝部、海绵窦段内侧、大脑前动脉下方等等。2、当发现动脉瘤后也不要急于后处理,因为也有可能是多发的。3、如何快速准确的做出诊断?我们的经验是在VR图像上通过隐藏部分颅骨、旋转来大体观察大部分血管,对可疑的地方在MPR图像上求证。对VR图像上显示不好的部位(颈内动脉膝部、海绵窦段内侧等)也必须在MPR图像上仔细观察。4、如果有头CT平扫要看一下,目的:①明确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诊断,因为有时病史不一定可靠。②多数情况下根据平扫可以大致推断动脉瘤的位置。
㈡动脉瘤的显示除上述常规位置外要将其它组织剪切掉仅保留瘤体、载瘤动脉及比邻血管并将图像放大、旋转至动脉瘤的最佳观察视角,并测量瘤体高度与瘤颈宽度
㈢特殊位置动脉瘤有些动脉瘤VR像不能很好显示瘤体,而MPR又不能显示其全貌及其与载瘤动脉的关系,此时CPR可能显示较好。VR像瘤体受骨骼遮挡不能很好显示
MPR显示瘤体与载瘤动脉关系欠佳,CPR很好的显示了这一关系。
有时某些动脉瘤较大且受颅底骨骼遮挡很难显示其与载瘤动脉及其他血管的关系,可以将其分割出来显示
三、头颈部肿瘤后处理常规将肿瘤分割出来,调节透明度曲线与颜色条以增强其对比,显示肿瘤与血管及周围其他结构的关系。1、明显强化肿瘤:VR上边界清晰,裁切为主2、轻、中度强化肿瘤:仅MPR边界清晰,手动、自动结合区域增长3、强化不明显肿瘤:借助MR的高软组织对比
脑肿瘤术前定位
脑肿瘤术前定位
明显强化肿瘤
中度强化肿瘤(VR边界清晰)
轻度强化肿瘤(VR边界不清、MPR边界清晰)
轻度强化肿瘤(VR边界不清、MPR边界清晰)
轻度强化肿瘤(VR、MPR边界不清晰)
轻度强化肿瘤(CT图像VR、MPR边界不清晰)
轻度强化肿瘤(CT图像VR、MPR边界不清晰)
颈部肿瘤
四、脑血管搭桥术后的后处理常规1、显示STA近段2、显示脑血管大体代偿情况:头侧位去除颅底骨3、显示吻合口情况:①CTP扫描选取适合时相序列:动脉密度↑静脉污染↓②吻合口的判定:充分利用各图像类型的优点③吻合口的命名:参考手术记录与受体血管远端走行④多角度显示
脑血管搭桥术后的后处理常规
脑血管搭桥术后的后处理常规术前术后
五、CEA(VEA)围手术期的后处理常规术前
五、CEA(VEA)围手术期的后处理常规VR:侧位、向对侧旋转20°斜位(显示静脉)侧位、向对侧旋转20°斜位(隐藏静脉)CPR:正位、显示颈动脉分叉的斜位术前MIP:CPR基础上,已颈总动脉末端的宽度作为MIP的厚度。目的:既尽可能显示全部斑块的钙化又避免周围骨骼的干扰重叠。
CEA(VEA)术前的后处理常规必要时分割斑块及锁骨
CEA(VEA)术后的后处理常规
六、脊髓动静脉畸形的后处理尽可能找到供血动脉,为随后造影减轻压力
硬脑膜AV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2一级注册消防工程师继续教育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管理题目和答案.doc
- 九省联考【安徽省】2024届高三物理试题及答案 .pdf VIP
- 毕业论文参考-基于ANSYS的连杆应力有限元分析及结构优化.docx VIP
- 北京市海淀区2025年中考数学一模试卷(含答案) .pdf VIP
- 初中数学第6章《实数》单元作业设计.pdf VIP
- 2025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所属事业单位招聘28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 《无人机航飞与倾斜摄影测量入门与应用》考核试题及答案.docx
- 履带吊安拆监理细则.docx
- JC/T 547-2017 陶瓷砖胶粘剂.docx VIP
- 2025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所属事业单位招聘28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