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重点与难点;糖尿病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的一组以慢性血葡萄糖(简称血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疾病群。
病因与机制:遗传因素+环境因素→胰岛素分泌和/或作用缺陷→代谢紊乱→血糖↑。;;分型;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
1.典型症状:“三多一少”,视力模糊;
皮肤瘙痒:由于高血糖和末梢神经病变导致。
女性外阴搔痒
其他:四肢酸痛、麻木、腰痛、阳痿等
2.多数病人起病隐袭,无明显症状,以并发症或伴发病就诊
3.反应性低血糖
4.女性反复泌尿道感染
5.手术切口或创面不易愈合等。;【护理评估】;【护理评估】;【护理评估】;【护理评估】;【护理评估】;【护理评估】;糖尿病慢性并发症;
神经病变(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最常见,表现肢体感觉异常
运动神经病变:表现为无力,腱反射异常
自主神经病变:表现在瞳??、排汗、肠蠕动、血压、心率、排尿等)
;糖尿病足;【护理评估】;监测血糖、血压、血脂、糖化血红蛋白、眼底及体重以判断病情。观察有无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及低血糖等情况发生。
糖尿病血糖控制目标
空腹非空腹
理想4.4~6.14.4~8.0
尚可≤7.0≤10.0
差>7.0>10.0注:单位—mmol/L;【护理评估】;【护理评估】;【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
;【护理目标】
;;(一)饮食护理;不同劳动强度每公斤体重每日所需热量(kcal);(一)饮食护理;
早中晚
1/52/52/5
1/31/31/3;4、饮食注意事项;意义:
1.有利于减轻体重
2.提高胰岛素敏感性
3.改善血糖和脂代谢紊乱
4.减轻病人的压力和紧张情绪,使人心情
舒畅;(二)运动疗法的护理;【护理措施】
;(三)用药护理;;;;2、胰岛素;给药方法:静脉、皮下注射
常用胰岛素注射器材;胰岛素泵;(3)注射部位应正确:选择上臂三角肌、臀大
肌、大腿内侧、腹部等部位。5)注射部位错开,轮换注射,相对固定。各部位吸收速率不同,腹部>上臂>大腿>臀部
;;胰岛素应用护理;(5)注射部位错开,轮换注射,相对固定。各部位吸收速率不同,腹部>上臂>大腿>臀部;胰岛素治疗方案;(1)监测时间
四点法——三餐前+睡前
七点法——四点法加三餐后2小时
必要时——测清晨3时
;(2)监测频率
初治、病情不稳定——每日测
病情稳定——1-2周监测1天;2~3个月定期复查糖化血红蛋白;每年1~2次全面复查1次;血糖仪;1.血糖酮症酸中毒的预防及护理
多在16.7~33.3mmol/L,有时可达33.3~55.5mmol/L。
2.尿酮
强阳性,当合并肾功障碍时,酮体不能由尿排出,故虽发生酮症酸中毒,但尿酮体阴性或仅微量。
3.血酮
血酮测定多采用硝普盐法,目前比较公认的是血酮<0.6mmol/L为正常,血酮>5mmol/L有诊断意义。
4.血电解质及尿素氮(BUN)
钠、氯常低由于血液浓缩,亦可正常或升高;血钾可正常,偏低也可偏高。但总体钾、钠、氯均减少BUN多升高,这是血容量下降、肾灌注不足、蛋白分解增加所致,BUN持续不降者,预后不佳。
5.血酸碱度
血二氧化碳结合力及pH值下降,剩余碱水平下降阴离子间隙明显升高。;1、酮症酸中毒的预防及护理
①预防措施
绝对卧床休息
定期监测血糖
鼓励病人多喝水
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及临床症状;酮症酸中毒的预防及护理;酮症酸中毒的预防及护理;高渗性昏迷综合征;2、DKA与高渗性昏迷抢救配合
①重症监护,绝对卧床休息,保暖,吸氧。
②建立两条静脉通路,准确执行医嘱,确保液体和胰岛素的输入。
③严密观察和记录神志、生命体征、呼吸气味、皮肤弹性及24h出入液量等变化。监测并记录血糖、尿糖、血酮、尿酮水平以及血气和电解质变化。;;【护理措施】
;【护理措施】
;【护理措施】
;【护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