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论英语习语的意象图式理据
[摘要]英语习语是英语语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言的精华,对英语
习语的语义的理解与诠释是我们学好英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意象图式是人们
认识周围世界以及事物之间关系的一个重要认知层面,是人们初始的认知结构,可
以作为人们理解习语的一个语义理据。本文拟从意象图式的角度来分析和理解英
语中的一些习语。
[关键词]英语习语意象图式习语义认知理据
[Abstract]EnglishidiomisanimportantpartandquintessenceofEnglish
language.TheinterpretationandunderstandinofEnglishidiomsisthekeyto
learninEnglishwell.Imageschemaisanimportantcognitivelevelandcognitive
structureaswell,whichcanbeusedasthecognitivemotivationofunderstandin
idioms.ThepaperattemptstoanalyzeandunderstandEnglishidiomsfromtheaspect
ofimageschema.
[Keywords]Englishidiomsimageschemasidiomaticmeaningcognitive
motivation
一、综述习语的重要性、特点及其研究
英语习语是英语词汇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它具有形式上的固定性和语义上
的整体性。因此,对英语习语的研究往往集中在习语的结构、语义上,有的集中在
其用法上。近年来,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兴起,它为习语的研究提供了很多启发性的
研究视角。语言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习语作为最地道和最富于感染力
的语言表达手段之一,常常被称为人类智慧的结晶和语言的精华。但长期以来,对
习语的理解一直存在着争议。习惯上,人们认为,习语是特定文化中蕴含的一种特
殊的语言现象,我们在理解习语时应把它作为一个长单词(lonwords)[4](Vande
VoortVonk,1995:283)来整体理解和使用;有的语言学家则认为,习语的意义具有
任意性,即习语在认知层面上是彼此孤立的。正是由于习语的这种晦涩性、难以
分析性等特点,使它成为外语教学的一大难点,因此,我们有必要探索理解习语意
义的方法,以便更加有效地学习习语。
本文以认知语言学的理论为基础,结合实证的研究方法,说明大部分习语与普
通词汇一样,源于人们的生活体验。体验在人们开始认识世界、通过语言谈论世
界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远取诸物,近取诸身”,我们的祖先是从认识空间和
自己开始认识世界的,因此空间概念和身体部位是我们形成若干抽象概念的两个
主要基础。在此基础上,本文拟从意象图示的角度来诠释英语习语的含义。
二、意象图式理论及其与习语的关系
认知语义学认为习语是人类认知的产物,习语的产生不是任意的而是有其动
因的,大部分习语在认知层面上存在着系统的相关性,而且与人类在现实生活中的
体验密切相关。认知语言学家GeorgeLakoff认为:没有存在于人的理解范围之外
的现实,现实是人的思维反映在语言中的产物。在此基础上,Lakoff[2](1987)提出
了四种理想化的认知模式(ICM),而意向图式模式(Image-schemamodel)作为其中
最基本的模式,是人类认知的基础。
意象图式,又叫动觉意象图式(kinestheticimageschema)作为人们形成经验和
认知的基本层面,是认知语言学中的一个重要的概念。意向图式是在对事物之间
基本关系如:大小、形状、运动、空间关系等认知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认知结构,
它是直接具有意义的。作为人类语言的一部分,习语是人类对世界经验化,概念化
的产物。而意向图式,作为一种抽象结构,它产生于人类的身体经验,由于人类可
把它映射到抽象概念中去,因此,它可以被用来组织人类的抽象概念。英语习语既
然是人类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中经过千锤百炼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