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维持生命的物质——氧气、水3.3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九上化学KY
1.通过实验探究认识燃烧的条件,能运用控制变量法设计物质燃烧条件的探究实验。2.理解燃烧和灭火的原理及其在生活中的运用,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知识迁移能力。3.了解燃烧、缓慢氧化、自燃现象和爆炸,知道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1.着火点可燃物燃烧必须达到的最低温度,称为着火点。着火点与可燃物的种类、状态,以及大气压强等因素有关。常见可燃物的着火点(通常状况下)可燃物白磷红磷硫木材木炭无烟2.燃烧需要具备的条件【提出问题】物质燃烧需要哪些条件?【形成假设】假设1:物质燃烧需要有可燃物。假设2:物质燃烧需要接触氧气或空气,理由是氧气可以支持燃烧。假设3:物质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理由是引燃可燃物。【实验验证】实验用品:酒精灯、坩埚钳、三脚架、陶土网、小石块、火柴、细沙。
假设实验内容与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物质燃烧需要有可燃物从小石块、火柴、细沙中选择两种用品,用坩埚钳夹持,分别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选择的用品1是小石块,现象是不燃烧;选择的用品2是火柴,现象是火柴燃烧物质燃烧需要有可燃物
假设实验内容与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物质燃烧需要接触氧气或空气,且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取三个火柴头,火柴头A放在实验台的陶土网上,火柴头B和C放在三脚架的陶土网上,且火柴头C用细沙覆盖。火柴头A产生的现象是不燃烧;火柴头B产生的现象是燃烧;(1)对比火柴头A和B,得出的结论是可燃物燃烧需要使其温度达到着火点;
假设实验内容与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物质燃烧需要接触氧气或空气,且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用酒精灯加热B与C的中间位置,观察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火柴头C产生的现象是不燃烧(2)对比火柴头B和C,得出的结论是可燃物燃烧需要接触氧气或空气
通过以上探究,可以得出物质燃烧需要三个缺一不可的条件:
素养培育·方法导引控制变量在科学实验过程中,有许多因素(变量)会影响实验结果,在研究这类含多因素(多变量)的问题时,每一次只改变其中的一个因素,控制其余几个因素不变,从而研究被改变的这个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最后再综合分析。这种方法即科学研究中常使用的方法——控制变量。
教材深挖燃烧条件的探究实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铜片上的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A中水下的白磷不燃烧,B中水下的白磷燃烧,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
讨论与交流教材第89页(1)选择小石块和火柴,或细沙和火柴,理由是一个是可燃物、另一个不可燃,二者可形成对照。(2)实验结论中的条件需要同时具备才会发生燃烧。如火柴头C是可燃物、温度能达到着火点,但由于没有与氧气或空气接触,因此没有燃烧;再如火柴头A,是可燃物、与空气接触,但由于温度没有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因此没有燃烧。(3)影响燃烧的条件有多个,在设计实验探究其中一个时,其他几个条件应都具备且相同。
典例1用如图1所示实验Ⅰ、Ⅱ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Ⅱ中所需氧气可用如图2所示装置来制取B.实验Ⅰ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而Ⅱ中的白磷燃烧,说明燃烧需要可燃物C.实验Ⅰ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氧气D.实验Ⅰ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
[解析]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实验Ⅱ中所需氧气可用图2所示装置来制取,A正确;实验Ⅰ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而实验Ⅱ中通氧气后白磷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氧气,B错误;薄铜片上的白磷能与氧气接触,水中的白磷不能与氧气接触,实验Ⅰ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氧气,C正确;薄铜片上的白磷、红磷均与氧气接触,实验Ⅰ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D正确。
1.燃烧(1)概念:在通常情况下,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氧化反应。(2)特点:发光、放热、氧化反应。
拓展培优1.燃烧不一定有氧气参加。广义的燃烧是指所有发光、放热的剧烈化学反应。如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等。2.促进可燃物燃烧的方法:(1)增大可燃物与氧气(或空气)的接触面积,如把燃煤加工成“蜂窝煤”或粉碎成粉末状;(2)增大氧气(或空气)的供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4年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课件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2 原子结构 第2课时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离子的形成 .pptx
- 2024秋新冀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课件 第四单元 20以内的加法 第1课时 十几加几.pptx
- 2024年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课件 3 1~5的认识和加减法 第6课时 加法.pptx
- 2024年新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课件 跨学科实践 对冰箱中热现象的探究.pptx
- 2024年秋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课件 5.1.1 方程 第2课时 方程的解及一元一次方程 .pptx
- 2024年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课件 第三章 陆地和海洋 第三章综合复习.pptx
- 2024年秋季学期新冀教版三年级上册英语课件 U6单元复习.pptx
- 2024年秋季新外研版三年级上册英语课件 Unit 6 第5课时(Hit it big) .pptx
- 2024年秋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学课件第三章物态变化 第2节 熔化和凝固.pptx
- 2024年秋季学期新青岛版(六三制)数学三年级上册课件 第2单元 信息窗6 加减混合运算.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