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临床三叉神经痛定义、鉴别及颞下颌关节综合症治疗要点.doc

临床三叉神经痛定义、鉴别及颞下颌关节综合症治疗要点.doc

此“医疗卫生”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临床三叉神经痛定义、鉴别及颞下颌关节综合症治疗要点

三叉神经痛的定义及鉴别

三叉神经痛

三叉神经痛:是一种常见的颅神经疾病,以突发性的面部剧烈疼痛为主要特征,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

根据国际头痛疾病分类第三版(ICHD-3),TN被定义为一种神经病理性疼痛,其特征为突发性、短暂性、电击样尖锐性疼痛,程度剧烈,部分病人可伴有持续性疼痛表现,多局限于三叉神经的一个或多个分支分布的区域,分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和继发性三叉神经痛。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大多以单侧疼痛为特征。在这一诊断描述下,TN的疼痛范围与头痛、面部疼痛、牙痛区域均高度重合。

三叉神经痛与牙源性疼痛

在面对任何发生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的疼痛时,临床医生都应该全面进行鉴别诊断,除了常见的易混淆的牙源性疼痛这一疾病外,头痛、肌肉骨骼疼痛等颌面部疼痛也需要与TN进行鉴别。

牙源性疼痛作为最常见的头面部疼痛主诉,与TN最主要的鉴别要点在于:发现损伤的牙齿,并对其进行刺激测试,以确定该牙齿与患者所诉疼痛之间的关系,从而排查牙源性疼痛的可能性,避免误诊以及不必要且不可逆的创伤性治疗(如拔牙)。

肌肉相关疼痛

面部的肌肉触发点疼痛——如颞肌疼痛(Temporalis)、咬肌疼痛(Masseter)和二腹肌前腹疼痛(AnteriorDigastric)也可能诱发牙痛,因此当临床上遇到无法明确诊断的牙痛时,也需要考虑肌肉相关疼痛的可能性。

面部疼痛分类复杂,哪些要重点鉴别?

尽管与牙痛的鉴别更常见,但教授的演讲也侧重说明了非牙源性颌面部疼痛鉴别要点。

非牙源性颌面部疼痛:可细分为肌肉骨骼性疼痛、神经血管性疼痛、神经病理性疼痛和功能性疼痛,而TN属于神经病理性疼痛下的子分类——神经痛中的一种。

其中MarcelaRomeroReyes教授重点讲解了颞下颌关节综合症(TMD)与三叉神经痛(TN)的鉴别要点。

颞下颌关节综合症的定义

TMD是一种影响咀嚼肌和/或颞下颌关节(TMJ)及其相关结构的临床综合症。根据2023年发布的《口腔面部疼痛评估、诊断和管理指南》,TMD的症状包括咀嚼时的疼痛、头痛、耳痛、下颌痛或耳前痛、关节痛、关节声响以及开口受限。

TMD是患者寻求治疗的最常见原因之一,仅次于牙痛。

TMD在女性中的发病率更高,OPERA研究显示TMD的患病率为5%~12%,年发病率为3.9%。TMD与慢性重叠疼痛状况(COPC)密切相关,其中包括头痛、下背痛、纤维肌痛以及肠易激综合征(IBS)等功能性障碍。

图3.TMD的主要疼痛辐射区

三叉神经痛与颞下颌关节综合症

在TN中,当疼痛的阵发性发作非常严重时,也可能会引发受影响侧面部肌肉的收缩,导致牵涉性疼痛。

此外,TN中还可能存在继发性肌肉共同收缩或保护性肌肉共同收缩,例如咀嚼肌(如咬肌)的共同收缩。这意味着在三叉神经痛的发作期间,患者可能会不自觉地收缩这些肌肉,作为一种保护机制,以减少疼痛的感知或避免进一步的疼痛触发。因此严格意义上来说,TN和TMD在临床上存在共病的可能性。

表1.TMD与TN的鉴别要点

颞下颌关节综合症治疗

强调了个体化TMD管理理念,应通过患者病史、临床检查和必要时的影像学检查进行鉴别诊断。治疗方面则应采用相对保守且可逆的治疗方法,如非甾体抗炎药(NSAIDs)、肌肉松弛剂、触发点注射治疗以及颞下颌关节(TMJ)注射等。

三叉神经痛与其他疾病

Eagle综合征:也称为茎突过长综合征或茎突综合征,是与茎突(茎突是颞骨的一部分,位于颞骨的岩部下方)过长或茎突舌骨韧带钙化相关,可通过影像学检查发现茎突过长或钙化,TN的影像学检查通常无异常。

首咬综合征:首咬综合征的疼痛主要在进食第一口时出现,持续咀嚼后好转。而TN可由轻触、说话、咀嚼等诱发。

创伤后TN:疼痛性质与TN一致,但患者具有明确的面部或口腔外伤、手术史或温度、放射、化学损害史。疼痛可与其他三叉神经损害体征同时存在,持续或复发大于3个月。

持续性特发性面部疼痛:疼痛为持续性,不遵循特定的神经分布;TN多为短暂的电击样剧痛且沿三叉神经分布。

持续性牙槽疼痛:患者多有牙科手术病史,表现为持续性的钝痛,而TN多为短暂的电击样剧痛。

特发性面部和牙槽疼痛:为排他性诊断,多为慢性持续性疼痛,需排除局部、系统或其他原因的颌面部疼痛。

三叉自主神经头面部疼痛:包括丛集性头痛、阵发性偏头痛、短暂性单侧神经痛伴结膜充血和流泪(SUNCT)等,特征为单侧剧烈头痛,伴有同侧的自主神经症状,如流泪、鼻塞等。常反复发作,自主神经症状突出,可帮助鉴别。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医学资料+白衣侠士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专业专业医学资料提供,解决您后顾之忧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