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教案新人教版第八册语文第七单元
第七单元
25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学习目的
1、认识3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能依照上下文理解“信仰、固执、胆大妄为”等重点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学习通过典型事例表现谷物质量的写法。
4、理解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实验过程,学习伽利略不迷信权威,执着务实地探求科学真理的精神。
课前预备
1、布置学生搜集伽利略和亚里士多德的图片和生平材料。
2、老师制造能够直观反映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课件及课文插图幻灯片。
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这节课我们认识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他确实是17世纪意大利的物理学家、天文学家伽利略、谁能结合课前搜集到的材料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学生展示课前搜集的材料、互相补充,对伽利略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2、(出示课文插图)同学们,这确实是意大利着名的比萨斜塔,1590年,看戏的数学教授伽利略就在这里做了举世出名的实验(板书课题: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下面就请同学们自读课文,去感受这次意义严重的实验。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1、提出读书要求:本人小声读课文,想课文讲了一伯什么事;着地、伽利略、信仰、亚里士多德、解释、更改、确实、比萨城、胆大妄为、固执、
2、默读课文,初步感知人物
默读全文,画出使你深受启发的句子,反复读一读,并在空白处写一写本人的感受。
3、小组内初步交流。
4、自主读书,诱导感悟
同学们,我们已经充分朗读了课文,并初步交流了本人的读书感受。下面,就请同学们再一次放声朗读课文,可自读,也可同桌互读。(学生自主读书)
5、把你认为本人读得最好得段落读给大家听。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听写本课的新词。同桌互相检查。
2、结合重点语段,感知人物形象
(一)结合上节课的内容交流填空,并说明理由。
(二)伽利略是一个()的科学家。
(三)集体主,引导结合重点语段体会人物的精神质量,并指导有感情朗读。如:
伽利略是一个(擅长考虑的)科学家。
A学生汇报并说明理由:伽利略在念书时就提出都是难以解答的咨询题,被同学们称为“辩论家”;15岁时就对里士多德的话提出了质疑。亚里士多德在众的眼里是趔的化身,他的话不容置疑,可伽利略通过紧密考虑后却发觉了疑点。因此说他关于考虑。
老师引导:那就请同学们再次认真读第三自然段,能否用简单的方式说明伽利略的考虑过程,能够与同学们讨论,也能够请都是协助。(算式法10+110两个铁球拴在一起,就有11个磅重,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快。图示法等)
B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读出伽利略思维的紧密,留意“假如。。。那么”“。。。但是”“假如。。。就。。。”如此的关联词语,来突出伽利略的质疑是通过紧密的逻辑考虑,不是妄下结论。
伽利略是一个(执着追求真理)的科学家。
A学生汇报:在当时,众都信仰亚里士多德,并把他的话汪作不容置疑的真理,伽利略却大胆质疑,说明他不迷信权威,只追求真理(老师引导理解“信仰”)
伽利略为了追求真理,反复做了屡次实验来证明,同时要面对无数人的嘲笑与嘲讽,在比萨斜塔上公开试验。
B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五自然段。
伽利略是一个(英勇)的科学家。
A学生汇报:面对众的疑心、嘲笑与讥讽,伽利略没有退缩,仍然坚持公开试验,他顶着宏大的心理压力,在追求真理的路上表现得十分英勇。
B老师补充阅读材料《布鲁诺》,使学生理解到伽利略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如此做,是有着生命危险的,这更表达了他献身科学的精神。
三、升华情感,体会写法
1、确实是如此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在比萨斜塔上做了这个着名的试验。(出增示图投影,老师范读第六自然段)
2、请同学们把最后一句话抄写下来,并反复地读一读,再说说本人的体会。
(我们应该尊敬知识渊博的人,但不要迷信他)
(任何人都不是十全十美的,都会有出错的地点)
(盲目迷信和崇拜任何人都是愚蠢的行为)
3、伽利略做这个实验的意义不公仅在于证明亚里士多德是错的,更重要的是使从们树立起正确的科学观,那确实是不迷信权威,执着地追求真理。请同学们再镒默读课文,看课文是通过怎么样4描写恰我们感遭到伽利略的精神的。(学生默读勾画)
4、交流。如对人物的心理、动作、语言等的描写。
样说,怎么样做。以《伽利略走下斜塔后》为题写一段话,留意对人物语言、动作的描写。
二、推荐课外阅读《世界上下五千年》,走近并结识更多的伟人。
教学反思:
26全神贯注
学习目的
1、认识本课6个生字,结合上下文体会新闻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并学习全神贯注的工作态度,及通过详细事情的描写来表现人物全神贯注的写法。
课前预备
1、名人名言投影片。
课时:一课时
一、名言导入,激发阅读兴趣
1、师生共同背诵名人名言。如:
天才确实是如此,终身努力,便成天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