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3古诗三首寒食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册语文统编版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1课时
教师:
单位:
一、设计思路
嘿,各位亲爱的同学们,今天我们要一起走进古诗的世界,感受古人的情感与智慧。咱们六年级的《古诗三首》这一章节,可不是简单的读读背背哦!我会带着你们一步步领略《寒食》这首诗的韵味。首先,我们得从诗的字面意思开始,慢慢品出其中的深意。我会通过一些互动小游戏,让你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不仅学会了这首诗,还能理解诗人杜甫在战乱年代中的感慨。咱们一起走进那个寒食节,感受一下古人的悲欢离合吧!??????
二、核心素养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古诗中的字词含义,学会运用古诗词表达情感,增强语言表达能力。
2.**思维发展与提升**:通过分析古诗的意象和情感,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审美鉴赏与创造**:学生能够欣赏古诗的美,感受古典文化的魅力,培养审美情趣和创造力。
4.**文化传承与理解**:通过学习古诗,学生能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三、学习者分析
1.**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古诗词阅读基础,能够识别一些常见的文言文词汇,对古诗的韵律和格式有一定的了解。他们可能已经接触过一些简单的古诗,但对更深层次的情感分析和意象理解还有待提高。
2.**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六年级学生对古诗的兴趣参差不齐,一部分学生对古典文学有浓厚的兴趣,喜欢探索文字背后的故事;另一部分学生可能对古文感到陌生和枯燥。他们的学习能力各异,有的学生善于记忆,有的则更擅长分析。学习风格上,有的学生喜欢通过朗读来感受古诗的韵味,有的则倾向于通过绘画或写作来创造性表达对古诗的理解。
3.**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学生在理解古诗时可能会遇到词汇障碍,对古人的思想感情难以感同身受。此外,由于古文与现代文在表达方式上的差异,学生可能会在翻译和理解诗句时遇到困难。此外,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说,如何将古诗中的情感与自己的实际生活相联系,也是他们可能面临的挑战。
四、教学资源
-古诗文本:《寒食》
-教学课件:PPT或Word文档,包含诗的原文、作者介绍、背景资料
-朗读音频:标准朗读的音频文件,用于示范和模仿
-图片资源:与《寒食》相关的历史图片、节日场景图片
-古代服饰道具:用于角色扮演,增强课堂趣味性和体验性
-白板或投影仪:用于展示教学内容和图片
-互动软件:如投票软件,用于课堂互动和游戏环节
-文言文词典:纸质或电子版,辅助学生理解生僻词汇
五、教学过程
【导入】
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要一起走进唐代诗人杜甫的《寒食》这首诗。在这首诗中,杜甫以寒食节为背景,描绘了战乱年代中人们的苦难生活,表达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那么,让我们一起揭开这首诗的神秘面纱吧!
【新课导入】
1.**朗读导入**:首先,我会带领大家一起朗读《寒食》,让学生初步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在朗读过程中,我会注意引导学生关注诗句的停顿和押韵,让学生初步体会古诗的美感。
2.**背景介绍**:接下来,我会简要介绍寒食节的由来和习俗,让学生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为理解诗句内容打下基础。
【新课讲授】
1.**诗句分析**:
-**第一句**:“春城无处不飞花。”我会引导学生关注“春城”和“飞花”这两个意象,让学生思考诗人如何通过这两个词语描绘出春天的景象。
-**第二句**:“寒食东风御柳斜。”我会引导学生理解“寒食东风”和“御柳斜”的含义,让学生体会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
-**第三句**:“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我会引导学生关注“汉宫”、“蜡烛”和“五侯家”这三个意象,让学生思考诗人如何通过这些意象表达出对当时社会状况的讽刺。
-**第四句**:“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父吟。”我会引导学生理解“后主”、“祠庙”和“梁父吟”的含义,让学生体会诗人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感慨。
2.**情感体验**:在分析诗句的过程中,我会引导学生关注诗人的情感变化,让学生体会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3.**意象解析**:我会引导学生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如“飞花”、“寒食”、“蜡烛”等,让学生理解这些意象在诗歌中的作用。
4.**创作手法**:我会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创作手法,如对比、象征、拟人等,让学生了解诗人如何运用这些手法表达情感。
【课堂互动】
1.**小组讨论**:我会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针对诗句、意象、情感等方面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2.**角色扮演**:我会邀请几位学生扮演诗中的角色,让他们通过表演来加深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小结】
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4 风和降水教学设计第二课时-2023-2024学年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docx
- 吉林省双辽市王奔镇中学七年级地理下册 6.1 位置和范围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docx
- 任务三 计算机工作的奥秘 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桂科版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docx
- 2.7 近似数 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浙教版(2024)数学七年级上册.docx
- 条形统计图(一)(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二年级数学上册沪教版.docx
- 体育与健康九年级华东师大版 2.球类运动基本技术的运用蹲踞式跳远教学设计.docx
- 三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第7课 观看影片伴成长 电子工业版(安徽).docx
- Unit 5 Clothes Lesson 2(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新起点版英语三年级上册.docx
- 5.2.2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影响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docx
- 10竹节人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