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幼儿园一日生活视角下的劳动教育实施策略
【摘要】幼儿园日常活动主要围绕幼儿的一日生活开展,幼儿园一日生活活动是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生活习惯和学习品质的重要载体。教师可以将劳动教育渗透到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引导幼儿逐步养成良好劳动习惯、提高劳动能力。文章分析了幼儿园劳动教育的三方面意义,然后结合具体教学案例介绍在入园签到活动、自主用餐活动、午间休息活动、离园准备活动中渗透自我服务劳动的实践策略。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在《家庭教育》中提出教育的原则:“凡小孩子能够自己做的事情,你千万不要替他代做。”《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也指出,“幼儿身心发育尚未成熟,需要成人的精心呵护和照顾,但不宜过度保护和包办代替,以免剥夺幼儿自主学习的机会,养成过于依赖的不良习惯,影响其主动性、独立性的发展。”在开展幼儿劳动教育时,教师应鼓励幼儿自己动手做,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一点一点学习基本的劳动知识与技能,慢慢形成劳动意识、提升劳动能力。教师可以在幼儿园一日生活活动中渗透劳动教育,让幼儿有规律地参与劳动,体会到劳动的快乐,逐步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一、幼儿园劳动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培养生活自理能力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向教师提出了“鼓励幼儿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对幼儿的尝试与努力给予肯定,不因做不好或做得慢而包办代替”的教育建议。自我服务劳动是幼儿园劳动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开展劳动教育时,教师需要鼓励幼儿参与自我服务劳动,让幼儿逐渐习惯自己穿脱衣物、自己独立刷牙洗脸、自主吃午餐,并由此锻炼肢体协调能力,逐步提升生活自理能力。在幼儿完成自我服务劳动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顺势引导幼儿思考、讨论自我服务劳动的意义,让幼儿初步形成劳动意识和一定的责任感。
(二)渗透社会情感培养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强调,对幼儿社会态度和社会情感的培养应渗透在多种活动和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1]。在开展劳动教育时,教师还需要组织幼儿参与一部分集体劳动,如种植蔬菜、集体收拾玩具、打扫卫生等。在参与这些集体劳动时,幼儿需要与他人分工、合作。而完成劳动任务后,幼儿可以与他人分享劳动成果,体会到帮助他人的愉悦感。这样的教育活动不仅有利于幼儿形成劳动意识、提升劳动能力,还可以增强幼儿对班集体的归属感,让幼儿学会关爱与尊重同伴,从而有效促进他们形成正确的社会态度和社会情感。
(三)促进幼儿综合发展
《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注重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各领域有机整合,促进幼儿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协调发展,寓教育于生活和游戏中”。在实施劳动教育时,教师还需要给幼儿提供丰富多样的实践机会,这些有趣的劳动教育活动可以促进幼儿综合发展。例如,幼儿可以在种植蔬菜的活动中观察植物生长,锻炼观察力、想象力与创造力;在整理活动中尝试给玩具分类、快捷地清洁桌面,锻炼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在集体劳动中和同伴讨论分工安排,锻炼沟通交流能力与决策能力。
二、巧用一日生活,渗透劳动教育
融入幼儿园一日生活活动的劳动教育,能够有效培养幼儿的劳动情感、劳动态度和劳动习惯。幼儿阶段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教师可以从幼儿园一日生活活动出发设计劳动教育,鼓励幼儿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做起,体会劳动的快乐,逐渐学会自理、自立,形成勤劳、友好的品质,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一)在入园签到活动中渗透自我服务劳动
入园签到活动是幼儿园一日生活的起点。教师不仅可以利用入园签到活动帮助幼儿融入集体、开启愉快的一天,也可以适时渗透劳动教育,培养幼儿的劳动习惯。
在班级签到台,教师摆放了属于每位小朋友的个性卡片。为了顺利签到,幼儿需要先找到自己的个性卡片,然后对教师在个性卡片上粘贴的图形、物品等进行分析,并将自己的个性卡片放入正确的位置。教师会不定时更换幼儿个性卡片上粘贴的图形、物品。比如某周,教师在一部分幼儿的个性卡片上贴了三角形贴纸,在另一部分幼儿的个性卡片上贴了正方形贴纸,幼儿需要根据教师贴的贴纸,把个性卡片放入三角形或者正方形的签到框里。在下一周,教师则在一部分幼儿的个性卡片上贴红色贴纸,在另一部分幼儿的个性卡片上贴蓝色贴纸,幼儿依然需要按照贴纸内容正确放置自己的个性卡片,才算签到成功。这个签到活动看似简单,却能有效引导幼儿观察、辨识自己的物品,使幼儿逐步形成将物品归类的意识。
在签到成功后,幼儿还需继续完成一系列自我服务劳动,包括将胸卡放入指定的收集筐,将水杯按顺序放入水杯架,将外套叠整齐后放入衣物篓,将日记本收入文件袋等。在幼儿完成一系列自我服务劳动的过程中,教师适时给幼儿提供指导和鼓励—当幼儿无法将水杯按顺序放入水杯架时,教师及时提醒幼儿;当幼儿打不开文件袋时,教师鼓励幼儿向同伴寻求帮助;当幼儿收好日记本后,教师对幼儿说“很好,你做得很棒”。这样的鼓励与引导,会让幼儿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