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自然特征与农业》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区域认知
①通过地图分析,掌握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及主要地形区,归纳其自然地理特征(气候、地形、土壤)。
②理解北方地区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及主要农作物分布规律。
2.综合思维
分析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地形(平原为主)与农业生产(旱作农业)的相互作用关系。
3.人地协调观
探讨华北平原春旱的成因及解决措施,认识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协调性。
4.地理实践力
运用气温曲线图、降水柱状图,描述北方地区气候特征,设计节水农业方案。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①北方地区自然特征(地形、气候、土壤)及其对农业的影响。
②旱作农业的主要农作物及分布(小麦、玉米、谷子)。
③华北平原春旱的成因与应对措施。
难点:
①温带季风气候特征与农业生产的季节性矛盾分析。
②自然条件对传统民居(如四合院)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情景创设
教师活动:
展示两组图片对比:①北方冬季白雪覆盖的华北平原vs夏季金黄的麦田;②黄土高原窑洞vs东北平原机械化农田。
提问:“北方地区从冬到夏的景观变化反映了哪些自然特征?这些特征如何影响当地农业生产与生活方式?”
学生活动:
观察图片,结合教材“北方地区地形图”,列举对北方地区的初步印象(如“平原广阔”“四季分明”)。
(二)新课讲授
1.地理位置与范围
教师活动:
(1)展示《中国地理分区图》,引导学生描述:
①范围:大体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秦岭—淮河以北,内蒙古高原以南。
②主要地形区: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
(2)强调北方地区的海陆位置:东临渤海、黄海,与俄罗斯、朝鲜接壤。
学生活动:
(1)在《北方地区空白图》上标注大兴安岭、秦岭—淮河、东北平原、黄土高原。
(2)完成填空:“北方地区包括____、____、____等省级行政区域。”
2.自然地理特征
教师活动:
(1)气候特征:
①温带季风气候为主: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②对比哈尔滨(寒冷期长)、北京(四季分明)、西安(降水集中)的气候差异。
(2)地形与土壤:
①地形以平原、高原为主(东北平原黑土肥沃,黄土高原黄土疏松)。
②河流:黄河、海河、松花江(流量季节变化大,冬季结冰)。
学生活动:
(1)绘制哈尔滨与北京的气温曲线与降水柱状图,对比两地气候差异。
(2)小组讨论:“东北平原黑土和黄土高原黄土的形成与气候、地形有何关系?”
3.农业生产与主要物产
教师活动:
(1)旱作农业的条件:
①自然条件:平原广阔、土壤肥沃、雨热同期。
②主要作物:小麦(春小麦—东北,冬小麦—华北)、玉米、谷子、高粱。
(2)农业生产问题:
①华北平原春旱:春季降水少、蒸发旺盛,灌溉需求大。
②解决措施:南水北调、节水灌溉(滴灌、喷灌)、培育抗旱品种。
学生活动:
填表对比北方主要农作物分布:
农作物
主要分布区
生长条件
冬小麦
华北平原
暖温带、降水适中
春小麦
东北平原
中温带、生长期短
玉米
华北、东北
需水量较大、土壤肥沃
4.传统民居与自然环境
教师活动:
(1)分析北方民居特点:
①四合院:坐北朝南(采光保暖)、墙体厚(冬季防风)。
②黄土高原窑洞:就地取材(黄土直立性强),冬暖夏凉。
(2)总结自然环境影响:气候寒冷干燥→注重保暖;降水集中→屋顶坡度较小。
学生活动:
图片分析:观察教材中的四合院、窑洞图片,总结其建筑特点与气候的关联。
(三)课堂实践·知识整合
教师活动:
分发“北方地区自然与农业关联表”,指导归纳核心知识:
自然要素
对农业的影响
温带季风气候
雨热同期→适宜旱作农业
东北平原黑土
土壤肥沃→商品粮基地
春季降水少
春旱→需灌溉与节水措施
学生活动:
补充表格内容并分组展示,教师点评完善。
四、课堂小结
教师总结:
北方地区以平原、高原为主,温带季风气候显著,依托自然条件发展旱作农业,但也需应对春旱等环境问题,体现人地协调的重要性。
学生回顾:
完成思维导图框架:“北方地区→位置→气候→地形→农业→问题”。
五、作业设计
基础作业:绘制北方地区农作物分布简图,标注小麦、玉米主产区。
实践作业:调查家庭中来自北方地区的农产品(如面粉、玉米油),记录产地并说明其生产条件。
六、板书设计
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
一、地理位置与范围
1.范围: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秦岭—淮河以北
2.地形区: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
二、自然特征
1.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冬冷夏热,雨热同期)
2.土壤:黑土(东北)、黄土(黄土高原)
三、农业生产
1.旱作农业:小麦、玉米、谷子
2.问题与措施:春旱→节水灌溉、南水北调
四、人地协调
1.传统民居:四合院、窑洞(适应气候)
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docx
- 6.2《”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docx
- 6.3《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docx
- 6.4《祖国的首都——北京》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docx
- 7.1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docx
- 7.2+“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八年级地理下册人教版.docx
- 7.4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docx
- 8.1+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第1课时+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八年级地理下学期人教版.docx
- 8.2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docx
- 8.2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课件-2023-2024学年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