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区域认知
①通过地图分析,掌握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及“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特征,理解其作为世界最大黄土堆积区的成因。
②归纳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与人为原因,说明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2.综合思维
分析黄土特性(疏松、直立性强)与水土流失的关系,探讨自然与人文因素对生态环境的叠加作用。
3.人地协调观
结合“小流域综合治理”案例,理解退耕还林、打坝淤地等生态措施的科学性与必要性。
4.地理实践力
模拟水土流失实验,观察不同地表条件(植被、坡度)对水土流失的影响,设计生态治理方案。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①黄土高原的范围、地貌特征及黄土成因(“风成说”)。
②水土流失的成因、危害及综合治理措施。
③传统民居(窑洞)与自然环境的适应性关系。
难点:
①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与人为因素相互作用分析。
②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工程措施(梯田、淤地坝)与生物措施(植树种草)的协调性。
三、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情景创设
教师活动:
展示两组对比图片:①黄土高原塬、梁、峁地貌vs治理后的梯田景观;②窑洞民居内部冬暖夏凉vs黄土沟壑区裸露地表。
提问:“黄土高原为何被称为‘地球上最厚的黄土层’?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是如何形成的?人类活动又对其产生了哪些影响?”
学生活动:
观察图片,结合教材“黄土高原范围图”,描述对黄土高原的直观印象(如“沟壑纵横”“黄土深厚”)。
(二)新课讲授
1.地理位置与范围
教师活动:
(1)展示《黄土高原范围图》,引导学生描述:
①范围: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北抵长城,南达秦岭,包括山西、陕西、宁夏等省区。
②面积:约64万平方千米,黄土厚度50-80米,最厚达250米。
(2)强调黄土高原的文明地位:华夏文明发祥地之一(如黄帝陵、延安革命旧址)。
学生活动:
(1)在空白地图上标注太行山、秦岭、乌鞘岭、黄河,用阴影填充黄土高原范围。
(2)完成填空:“黄土高原主要覆盖____、等省份,其文明象征是。”
2.地貌特征与黄土成因
教师活动:
(1)地表形态:
①塬(平坦高地)、梁(长条状山梁)、峁(孤立圆丘)、川(河谷平原)。
②水土流失导致地表破碎,形成“千沟万壑”。
(2)黄土成因:
①“风成说”证据:黄土颗粒自西北向东南由粗变细,与冬季风风向一致。
②黄土特性:疏松、多孔隙、直立性强,易受流水侵蚀。
学生活动:
(1)绘制简图表示塬、梁、峁的形态差异,并标注形成顺序(塬→梁→峁)。
(2)实验探究:用沙土和黏土模拟黄土直立性,解释窑洞建造的可行性。
3.水土流失的成因与危害
教师活动:
(1)自然原因:
①降水集中夏季且多暴雨,冲刷力强。
②黄土土质疏松,植被覆盖率低。
(2)人为原因:
①过度开垦、放牧→地表裸露。
②修路、采矿破坏地表稳定性。
(3)危害:
①土壤肥力下降,农作物减产。
②黄河含沙量剧增,下游形成“地上河”。
学生活动:
(1)模拟实验:用喷壶模拟降雨,观察植被覆盖(草皮)、坡度(30°vs15°)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2)填表归纳水土流失成因:
类型
具体表现
自然因素
暴雨集中、黄土疏松、植被少
人为因素
开垦陡坡、过度放牧、采矿修路
4.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
教师活动:
(1)生物措施:
①退耕还林还草,种植耐旱作物(柠条、沙棘)。
②营造防护林(三北防护林工程)。
(2)工程措施:
①修建梯田(减缓坡度,保持水土)。
②打坝淤地(拦蓄泥沙,形成肥沃坝地)。
(3)小流域综合治理:
①原则:保塬、护坡、固沟。
②案例:陕西榆林韭园沟治理。
学生活动:
案例分析:阅读教材“打坝淤地”示意图,说明坝地如何提高粮食产量。
5.传统民居与自然环境
教师活动:
(1)窑洞特点:
①依山而建,利用黄土直立性,省材省地。
②冬暖夏凉(黄土隔热性能好)。
(2)总结适应性:气候干旱少雨→屋顶坡度小;黄土深厚→就地取材。
学生活动:
图片分析:观察窑洞结构图,解释其如何适应黄土高原气候与地形。
(三)课堂实践·知识整合
教师活动:
分发“黄土高原人地关系关联表”,指导归纳核心知识:
地理问题
成因
解决措施
水土流失严重
自然+人为
生物+工程措施
地表破碎
流水侵蚀
小流域综合治理
传统民居
黄土特性
窑洞冬暖夏凉
学生活动:
补充表格内容并分组展示,教师点评完善。
四、课堂小结
教师总结:
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脆弱性源于自然条件与人类活动的叠加影响,通过科学治理可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平衡。
学生回顾:
完成填空式总结:“黄土高原的典型地貌是____,水土流失的人为原因是____,治理措施包括____。”
五、作业设计
基础作业:绘制黄土高原地貌类型简图,标注塬、梁、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docx
- 6.1《自然特征与农业》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docx
- 6.2《”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docx
- 6.4《祖国的首都——北京》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docx
- 7.1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docx
- 7.2+“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八年级地理下册人教版.docx
- 7.4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docx
- 8.1+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第1课时+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八年级地理下学期人教版.docx
- 8.2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docx
- 8.2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课件-2023-2024学年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pptx
- 公路建设现场文明施工措施.docx
- 小学心理健康自助辅导计划.docx
- 英语教研组教师培训与发展计划.docx
- 形势与政策(2025春)超星学习通章节测试、考试及参考答案(最新).docx
- 2025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单招职业倾向性考试必刷测试卷附答案.docx
- 高中数学人教A版选修4-1课时跟踪检测(八) 圆的切线的性质及判定定理 Word版含解析.pdf
- 北京市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2025届高三年级10月质量检测练习数学试卷+答案.pdf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原油田校园招聘85人公开引进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笔试参考题库答案详解版.docx
- 中国石油股份有限公司吉林石化校园招聘85人公开引进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笔试参考题库答案详解版含答.docx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齐鲁校园招聘模拟试题附带答案详解完美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