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24—2025学年度广东省惠州市龙门县龙门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VIP

2024—2025学年度广东省惠州市龙门县龙门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PAGE页,共NUMPAGES页

龙门中学2025年高二级年级历史科第二次月考(测验)

一、选择题(每题3分,总共69分)

1.明代很多熟读儒经而从事商业活动的人,秉持“虽终日做买卖,其为圣为贤”的信条,尽心于实践“圣人之学。与这种社会行为最契合的思想观念是

A.“百姓日用即道”C.“存天理,灭人欲”

B.“心外无物”D.“工商皆本”

2.老子认为,“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孔子则说,“不学礼,无以立”,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反映出,当时他们

A.反思西周的礼乐文化B.迎合封建贵族政治诉求

C.主张维护夏商周制度D.得到统治者的积极支持

3.魏晋以来佛教、道教广泛传播,宋人李觏认为原因在于“儒失其守,教化坠于地”;张载认为佛道追求的彼岸是虚幻的,与“吾儒”水火不容。由此可知,李觏,张载主张

A.儒法并用以维护君权B.立足考据以重建学风

C.复兴儒学以回应挑战D.杂糅佛道以构建理学

4.战国时期,法家两大派之一的田齐法家主张“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群臣不用礼义教训则不祥。”这反映其思想特点是

A.尚法存礼B.尊法敬天C.崇德重法D.外儒内法

5.公元8-9世纪,阿拉伯人大规模地将其他文明的古代文献翻译成阿拉伯语。到了14世纪,其中的一些文献已陆续传到欧洲。这为

A.新航路开辟创造了条件B.宗教改革奠定了基础

C.启蒙运动提供了依据D.法国大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

6.一位理学家提出“心即理也”的核心命题,主张“切己自反,改过迁善”,认为“物欲”和“意见”是人心之弊,所以要将其剥落、扫除。该理学家

A.被朱熹批评其理学过于“支离”B.推动北宋儒学复兴和理学创立

C.主张于人生日常处直接体悟理D.确定了理学的最高范畴“天理”

7.自罗马共和国晚期起,拱门形制逐渐成为古罗马建筑的一个显著特色。据图3可知,人类文明交往

图3

A.促进了文化艺术的融合B.推动了区域文化的统一

C.改变了文化中心的分布D.重塑了民族文化的内核

8.中国古代有位思想家在论及君臣关系时说,“夫治天下犹曳大木然,前者唱邪,后者唱许。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该思想家还提出

A.“愚夫愚妇与圣人同”B.“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

C.“天地之化日新”D.“天下为主,君为客”

9.晚清时期,歌谣体童蒙读物《最新妇孺唱歌书》中写道:“万国通商口岸通,铁车轮舶疾如风。洲名澳亚欧非美,人种棕黄黑白红。世界群推老帝国,舞台谁是主人翁。诸君准备新人格,革命风潮逼远东。”这首歌谣

A.可能出现于洋务运动中B.反映出国人抛弃了改良道路

C.可能是立宪派的宣传品D.反映出清末西学东渐的深化

10.汉晋时期有多种文本记载,帝尧之时,“天下太和,百姓无事”。有老者“击壤”而戏,围观者称颂帝尧。老者歌云:“吾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地而食,帝何德于我哉!”上述记载所体现的政治理念最接近

A.孔子B.老子C.韩非D.墨子

11.公元前18世纪,西亚地区的一部法典规定:“此后千秋万世,国中之王必遵从我在我的石柱上所铭刻的正义言词,不得变更我所决定的司法判决,我所确立的司法裁定,不得破坏我的创制。”这一规定

A.强调波斯君主专制的权力来源B.宣示了古巴比伦国王的至上权威

C.标榜亚述帝国君主的军事成就D.规范了埃及对尼罗河流域的统治

12.公元723年,日本太政官奏:“百姓渐多,田地窄狭。望请劝课天下,开辟田畴。其有新造沟池营开垦者,不限多少,给传三世。若逐旧沟池,给其一身。”天皇准奏。这

A.反映了灌溉技术进步B.动摇了土地公有原则

C.体现了天皇地位提高D.推动了庄园制度发展

13.《海国图志》问世不久即传入日本,当时著名学者佐久间象山感叹自己与魏源“所见亦有暗合者”“真可谓海外同志”,另一日本学者感慨道:“使海内尽得观之,庶乎其为我边防之一助矣!”这表明此时中日两国的有识之士

A.有了“开眼看世界”的意识B.主张中日结盟以反对西方的侵略

C.产生了反对封建专制的思想D.掀起了“师夷长技”的社会运动

14.《史记》记载:“夫周室衰而《关雎》作,幽厉微而礼乐坏,诸侯恣行,政由强国。故孔子闵(悯)王路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hm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个人会员请填写与您文档内容相关的关键词作为昵称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