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生态足迹方法.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二二、、资资源源环环境境承承载载力力概概述述

2.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特征

资源环境承载力具有区域性、客观性、层次性、有限性、动态性、可控性等特征。

3.资源环境承载力析的类型

单要素承载力析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承载力等资源支持要素,或空气、水等环境约束要素(前提)

综合承载力析区域承载力、生态承载力等

4.资源环境承载力析框架

具体程序(简答):

(1)资源环境要素基础评价;

(2)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

(3)制定差别化的资源环境政策;

(4)提出空间开发适宜方向和最终规划方案。

三三、、资资源源环环境境承承载载力力析析方方法法体体系系

1.资源环境承载力析方法

资源环境承载力析方法主要有人口论系列、生态足迹系列、初级资产账户(能值)系列等,目前已经逐渐形成一套包括

定性析到定量析、从静态析到动态析、从单因素析到综合析的方法体系。

2.析方法选用

根据研究目标确定适用的析方法,可以选用一种也可以选用几种析方法进行组合,不同析尺度可选用的析方法特点见

表。

表3-1各尺度资源环境承载力析特点

析尺度宏观尺度中观尺度微观尺度

全球、国家、省域、综合城市群地区、二级流域、集中连片贫市域、县域、城市单体、产业园

析对象

经济区、一级流域等困地区等区、矿区、乡村聚落等

系统动力学方法、层次层次析法、主成析法、系统动GIS空间析法、遥感析法、

可选用析方

析法、综合指数法、状态力学方法、生态足迹法、集对析模系统动力学方法、主成析法

空间法等型等等

四四、、资资源源环环境境承承载载力力常常用用析析方方法法

1.生态足迹法

生态足迹将每个人消耗的资源折合成为全球统一的、具有生产力的地域面积,通过计算区域生态足迹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间

的差值——生态赤字或生态盈余,准确地反映了不同区域对于全球生态环境现状的贡献。

(1)计算流程和计算公式

生态足迹法本质上是一种度量可持续发展程度的方法,是一组基于“生态生产性土地”面积的量化指标。

根据生产力大小的差异,将地球表面的生态生产性土地为六类:化石能源地、可耕地、牧草地、森林、海洋(水域)、

建筑用地。

①生态足迹(EF)

2

式中:EF为总生态足迹(hm);N为总人口数;

2

ef为人均生态足迹(hm/人),

i=1,2,…,6,代表6类生物生产性土地;

λ为第i类生物生产性土地的均衡因子;

i

2

A为人均第i类生物生产性土地面积(hm/人);

i

j为消费项目类型,aa为人均第j种消费项目折算的

j

2

生物生产性土地(hm/人)。

②生态承载力(EC)

式中:EC为总生态承载力供给;

N为总人口数;

2

ec为人均生态承载力(hm/人);

2

a为人均第i类生物生产性土地面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建筑工程方案类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一级建造师持证人

建筑工程的扛把子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5年02月18日上传了一级建造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