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马说》是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的
篇文章;原为韩愈所作《杂说》的第四篇大约作于贞元十一年至
十六年间(795—800)。;
O:学习目标
·了解本文作者及文体特征,积累文言字词,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
背诵全文。(重点)
·了解托物寓意的写法,把握文章的寓意,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O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唐代文学家、思想家、
教育家。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州)人。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
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并称韩柳。
诗与孟郊齐名,并称“韩孟”。为唐宋八大
家”之一。有《昌黎先生集》传世。;
背景资料
本文选自《韩昌黎文集校注》卷一(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马说》大约作于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795—800)间。其时,韩愈初登
仕途,很不得志。曾三次上书宰相请求擢用,“而志不得通”;足三及门,;
文体知识
《马说》是通篇借物比喻的杂文,属论说
文体。“马说”这个标题,是后人加的。
“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发表议论,也可以记事,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当它发表议论时,非常重视文辞的力量,常逞其千回百折之力,极尽嬉笑怒骂之能事,跟现代的;
sìcè
食马者执策邪;
划分节奏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节奏和停顿。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
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O疏通文意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
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而:连词,表转折,可是。虽:即使。祗:同“祇(只)”,只、仅。奴隶人:奴仆。骈死:(和普通马)一同死。槽枥:马槽。不以千里称:不以千里马而著称,指人们并不知道。
【译文】世上有了伯乐,然后(才会)有千里马。千里马是经常
有的,可是伯乐却不经常有。因此,即使有很名贵的马,也只能
在奴仆的手下受到屈辱,(跟普通的马)一起死在马槽里,不以
千里马而著称。;
O疏通文意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一食:吃一次。或:有时。石: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食:同“饲”,喂。而:连词,表承接,可译为“来”。也:表肯定语气。
【译文】日行千里的马,吃一次有时能吃下一石粮食。喂千里马的人不懂
得(要根据)它(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安求其能千里也?
是:指示代词,这样。也:助词,表停顿,强调“是马”。能:才能,能力。奴才美:才能和优点。见:同“现”,表现。且:犹,尚且。等:等同,一样。安:疑问代词,怎么。也:语气助词,用于疑问句末尾,表反问,可译为“呢”。
【译文】所以这样的马,即使有日行千里的才能,却吃不饱,力
气不足,(它的)才能和美好的素质也就表现不出来,想要跟普
通的马一样尚且办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疏通文意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
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策之:用马鞭赶它。不以其道:指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食之不能
尽其材:喂它,却不能让它竭尽才能。材,才能、才干。之:助词,用在动词后。凑足音节,无实义。通其意:通晓它的意思。临:面对。呜呼:表示惊叹,相当于“唉”。其:表示加强诘问语气。也:语气词,表判断。
【译文】用马鞭赶它,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喂养它,却不能让它
竭尽才能,它鸣叫,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反而拿着马鞭面对它,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他们)真不识得千里马啊!;
O整体感知
·文章开头,作者是如何阐述伯乐”和千里马之间的关系的?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如果没有遇见伯乐,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22课《陈涉世家》课件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pptx
- 第22课《礼记二则》课件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pptx
- 第22课《虽有嘉肴》课件(共28张PPT)2025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pptx
- 第22课+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pptx
- 第23课 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教学课件)——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下册(共39张).pptx
- 第23课《出师表》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pptx
- 第23课《马说》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pptx
- 第23课《马说》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pptx
- 第23课《马说》课件语文八年级下册.pptx
- 第24课 《唐诗三首:石壕吏 》课件 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