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25【母亲养育压力对子女养育积极性的影响研究文献综述3300字】.docx

2025【母亲养育压力对子女养育积极性的影响研究文献综述3300字】.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母亲养育压力对子女养育积极性的影响研究文献综述

1.1母亲养育压力的定义及相关概念

国内外专家对养育压力的译法也有所区别,即:养育压力、教育压迫、培养态度亲职压力、育儿压力。但是内涵差不多。养育压力(ParentingStress)是指家长在承担父亲角色和与亲子交流的工作过程中形成的困惑、不安、焦躁等压迫感(Abidin,1995)。母亲养育压力,是指母亲在养育过程中的两种压力体验兼而有之:一个是来自于日常生活事件、日常烦恼,以及环境方面的压力;第二,与承担父亲角色和完成养育任务直接有关的社会压力,通常与父亲角色的局限性、社区隔离、亲子关系紧张以及儿童的特殊性直接相关,所有母亲都会经历这些,而不管其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如何。母亲的养育压力由三种原因构成:父母特质、亲子互动障碍和孩子行为(Ostberg,Hagekull,2000;Reitman,CurrierStickle,2002)。具体来说,就是在教养过程中,由于父母受自身的个性特征、子女的性格特征、亲子交往不良或家庭矛盾等情境影响,他们产生了困惑、压力和不安等心理压力。因此婚姻关系是否和谐也在某种程度上对母亲的养育压力施加了筹码,在产生矛盾的婚姻家庭中,母亲对婚姻满意度的负面评价对其产生的困难、紧张、焦虑等压力感,加剧了养育过程的心理压力与身心负担。长时间的育儿压抑会造成许多不良后果,对家长的幸福感、育儿能力、亲子交流以及孩子发展均有不良影响,并明显影响夫妻关系(张金荣等,2019)。通过本研究能够更好地理解养育压力及其决定因素可能有助于改善家庭成员中个人的幸福指数和整个家庭的功能。

1.2母亲养育压力的研究现状

家长在抚养子女的过程中,由于缺乏教育和养育技能或养育困难,往往会遇到困难、焦虑等养育压力。研究发现,母亲的养育压力能够通过影响孩子的内化和内化行为,也能够通过对心理攻击间接影响孩子的内化和内化问题行为,而父亲教养压力对孩子内化和内化问题行为产生的影响和间接作用并不明显(刘莉,王美芳,2018)。作为日常生活的重要参与者,母亲在孩子的教育上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母亲育儿压力中育儿愁苦,亲子互动失调,困难儿童3个维度与母亲抑郁情绪显著相关(余微微,周颖,柯晓燕,邓慧华,2009)。抑郁作为重要的负性情绪之一,其受父母压力的影响可能大于受父母压力的影响。由此可见,关注母亲养育压力形成的因素,并了解其作用机制,不仅对于母亲群体自身的身心健康发展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而且对于提高下一代的养育质量有着深远的意义。在儿童时期,34%的母亲长期保持较高的养育压力,87%的母亲的养育压力较小(CrnicGaze,2005)。高压力的母亲在应对孩子的教育中常常会表现比较烦躁,容易错误解读孩子的行为,从而导致孩子出现家庭系统论的“溢出”假说认为,家庭关系中,在一个系统中产生的感情可能在另一个系统中表达出来,且在家庭压力视角的溢出机制观点中,亲子问题是导致婚姻出现问题的压力因素之一(ErelBurman,1995)。婚姻关系与抚养孩子的过程密切相关,持续高水平的养育压力不仅会破坏家庭功能、对儿童的社会情感和行为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同时也会间接影响夫妻所感知到的婚姻冲突(HanLee,2020)。由此可知,母亲养育过程的压力长期不能缓解对家庭中的婚姻关系有着潜在负面影响。对中国母亲养育压力的研究发现,不同性别子女的母亲之间的养育压力没有显著差异(耿岚,薛晴,池霞,贾佳,周颖,陈平,2008)。大量调查证实,除去儿童的性别之外,父母的养育压力水平也和他们的年龄有关。以往调查都表明,特殊儿童的年龄和父母的养育压力水平成负相关(李彩娜,邹泓,段冬梅,2005)。Feldman,Varghese和Ramsay(2002)研究表明,孩子年龄越大,母亲养育压力越大。此外,Anthony等人(2005)发现,非独生子女的母亲比独生子女的母亲承受更大的养育压力。根据以往的研究总结,母亲的养育压力与子女的健康以及是否非独生息息相关,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探索在中国家庭背景下,母亲养育压力的形成机制,从而了解母亲在养育下一代层面的态度。

在中国“大家庭”的文化背景下,越来越多的祖辈帮助双职工父母陪伴,照顾孩子,这个过程也被称为隔代养育,隔代养育作为一个重要的社会支持资源,分解了双职工父母养育压力,然而祖父母与父母之间经常出现养育分歧,尤其婆婆帮助照顾小孩,因为婆媳问题自古以来就是一大难题,加上养育孩子之间会经常出现意见分歧。某种程度上,这也增加了父母间共同教育分歧的外延。依据风险-资源平衡理论BR2(MikolajczakRoskam,2018),这未必是父母养育子女的资源因素,相反有可能会加重母亲养育子女的精神方面压力。

总而言之,在中国国内母亲的特殊社会背景下,妇女所面对的压力也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0212712300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关注原创力文档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