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摘要
胶质菌是我国重要的菌物资源,多糖作为胶质菌的主要成分具有极大的开发利
用价值。胶质菌多糖具有调节免疫、降血糖、调节肠道菌群等潜在活性,采用高效
分离的方式获得多糖并保持其活性十分重要。本文通过膜分离法从胶质菌中分离多
糖,同时以醇沉法分离的多糖为参照,探讨了其分子结构、流变学特性及免疫活性
的差异,主要研究结果归纳总结如下:
(1)采用碳化硅陶瓷膜分离纯化黑木耳多糖AAP01、玉木耳多糖ACP01、银耳
多糖TFP01;采用乙醇沉淀法分离黑木耳多糖AAP02、玉木耳多糖ACP02、银耳多
糖TFP02。AAP01、ACP01、TFP01的总糖含量分别为63.71±0.11%、63.78±0.11%、
63.57±0.15%,蛋白质含量分别为3.40±0.03%、4.85±0.61%、3.84±0.26%;
AAP02、ACP02、TFP02的总糖含量分别为63.14±0.18%、64.03±0.11%、53.66±
0.05%,蛋白质含量分别为10.04±0.01%、5.90±0.68%、6.76±1.29%。其中,
TFP01比TFP02总糖含量高出18.47%;AAP01比AAP02的蛋白质含量减少了66.14%。
(2)从分子量、单糖、官能团、糖残基等方面分析比较了AAP01、AAP02、
6
ACP01、ACP02、TFP01和TFP02结构的异同。其分子量分别为5.53×10Da、2.54
76666
×10Da、5.64×10Da、8.92×10Da、5.72×10Da、9.17×10Da;AAP01、
AAP02主要的单糖为甘露糖、葡萄糖、葡萄糖醛酸及微量鼠李糖,ACP01、ACP02
主要的单糖为甘露糖、葡萄糖、葡萄糖醛酸及少量木糖,TFP01、TFP02主要的单糖
为甘露糖、葡萄糖、岩藻糖及少量葡萄糖醛酸;甲基化分析表明,AAP01、AAP02、
ACP01、ACP02、TFP01、TFP02均含有较高摩尔率的甘露糖残基,分别为88.67%、
86.70%、50.19%、46.94%、75.98%、79.25%;其支化度(DB)分别为52.26%、
48.50%、67.09%、69.44%、64.94%、63.76%,均为高支化多糖。
(3)流变学实验表明,同一浓度的多糖溶液,醇沉法分离的多糖的表观粘度高
于膜分离的多糖;在粘弹性的测量中,胶质菌多糖具有良好的弱凝胶质地;在不同
浓度的尿素溶液中,醇沉法分离的多糖比膜分离的多糖凝胶维持能力更强。
(4)体外免疫活性实验表明胶质菌多糖能够促进RAW-Blue™细胞分泌SEAP,
诱导NO、TNF-α及IL-6的释放。在TNF-α的释放水平上,醇沉组多糖显著优于膜分
离组的多糖;在IL-6的释放水平上,除AAP01与AAP02外,ACP01与ACP02之间、
TFP01与TFP02之间均有显著差异。
综上,膜分离法得到的胶质菌多糖纯度更高,具有一定的免疫刺激活性,能够
为胶质菌多糖的大批量开发和高附加值利用提供一种新思路。
关键词:胶质菌;膜分离;多糖;免疫活性
ABSTRACT
GelatinousfungusareimportantcashcropsinChina.Polysaccharides,asthemain
componentsofediblegelatinousfungus,havepotentialbiologicalactivityanddevelopment
value.Polysaccharideshavepotentialactivitiessuchasregulatingimmunity,hypoglycemic
effect,andregulatingtheintestinalflo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初中生生物学前概念转变教学策略研究——以《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为例.pdf
- 初中生思辨能力培养视域下的物理教学实践研究.pdf
- 初中生提升与圆相关综合题的解题能力策略探究.pdf
- 初中生物教学中以5E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实践研究.pdf
- 初中生物学大单元ADDIE教学模型的应用研究.pdf
- 初中生物学教学中开展性健康教育的实践研究.pdf
- 初中生物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健康意识的实践研究——以呼和浩特市M中学为例.pdf
- 初中生物学教学中运用“问题教学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实践研究.pdf
- 初中生物学课程思政视域下培养态度责任实践研究——以《生物学》七年级上册为例.pdf
- 初中生物学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的实践研究.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