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航空用化学产氧器》
编制说明(征求意见稿)
1
一、工作简况
1.1任务来源
本项目任务来源: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24】28号文《关于下达2024年第四批推荐性国家标准计划及相关标准外文版计划的通知》
项目计划编号:T-469。
标准项目名称:《航空用化学产氧器》。项目周期:18个月。
下达计划牵头起草单位:合肥江航飞机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1.2协作单位及工作分工
本文件由合肥江航飞机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等单位共同起草。
合肥江航飞机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为标准主要编制单位,负责标准框架、标准技术要素和相关内容的确定、标准编制及汇报等。
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为项目牵头单位,负责项目申报及各阶段标准的技术协调和质量审查;负责组织和协调讨论会、审查会;负责提供标准送审和报批的相关材料等。
编制组具体人员分工如表1所示。
表1编制组人员分工
编制组人员
分工
单位
方玲
标准编制、汇报
合肥江航飞机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张斌
试验研究
合肥江航飞机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1.3主要工作过程
(1)初稿阶段
计划下达后,编制组对国内航空用化学产氧器进行了分析研究、提炼和总结。2025年1月,编制组完成了标准初稿。
(2)征求意见阶段
2025年2月,编制组对《航空用化学产氧器》初稿进行了修改和完善,形成征求意见稿。
2
二、标准编制原则和主要内容及其确定依据
2.1标准编制原则
标准编制原则如下:
1)根据实际情况与国际标准或规范接轨,最大限度地促进我国航空制氧技术的提高与发展,主要依据我国在化学产氧器的研发设计、试验研究和使用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同时借鉴了国外同类产品研制与使用过程中的相关经验,参考并引用了国外现行有效的规范和标准进行编写的;
2)根据国情,结合我国标准体系和有关规定等进行制订,以提高标准的综合水平;
3)按照国家标准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使标准编写规范化;
4)与国内相关法律法规、标准等协调一致。
2.2主要内容及其确定依据
化学产氧器经打火引燃氧芯,使之发生热分解反应,产生出人体呼吸所需的氧气,保证在飞机失密的应急情况下,为旅客提供符合高空人体生理卫生学要求的呼吸用氧氧源,本标准中规定的性能指标是化学产氧器的基本性能要求,规范中给出的试验方法是验证化学产氧器性能指标的指导性试验方法。
具体内容如下:
2.3.1结构
化学产氧器的基本原理是采用氯酸钠(NaClO3)的化合物,在高温(478℃)下,可以分解并放出相当其重量45%左右的氧气。一个化学产氧器可配一至几个面罩,可持续提供12min~47min的呼吸用氧。化学产氧器的结构主要包括氯酸钠氧芯、壳体组件、绝热层、过滤器、拉索组件、启动机构(包含火帽)、安全活门、输出口组件等。
氯酸钠氧芯具有特定的配方、型体及重量,以满足输出流量要求。它安装在密封的壳体组件内,用绝热(保温)材料包裹着。氧芯包括压制在一起的引燃药片和产氧柱两部分。在结构参数一定的情况下通过调整产氧芯的材料配方、形体设计、各层药量比例和压制工艺参数,使化学产氧器输出流量特性及总产氧量符合预定要求。
启动机构一旦工作应确保击中火帽,但不应将火帽击穿。因此,机构的击发力和击针头的长度应加以控制。启动时间为5s~10s较为合理,因为启动太快,势必要加大启
3
动的引燃药,继而加大燃烧热。
为获得高纯度的氧气,必须采取综合净化机制。除在芯体材料配方中添加转化剂BaO2以消除游离氯气外,还采用多层保温过滤(硅酸铝)和吸附材料MnO2加以净化,以消除有害气体及固体杂质。
化学产氧器安全活门的打开压力应是化学产氧器最大工作压力的1.5倍。
化学产氧器为薄壁结构,应能承受四倍的最大工作压力而不破裂。外壳体一般为不锈钢材料,内筒体一般为耐高温的镍皮材料。
2.3.2性能
本标准规定的性能指标参照HB8475-2015《民用飞机化学产氧器规范》和SAEAIR825《化学产氧系统》中的有关内容而编制的,作为化学产氧器研制和验收的性能要求。
其中3.7.7.1工作压力测试指的是化学产氧器工作过程中的内部压力,试验应在安装安全活门之前进行,从该安全活门出口处引出测压点进行测试。
本标准性能指标与HB8475-2015《民用飞机化学产氧器规范》中规定的指标相比,变更及其原因如下:
3.7.4供氧量和时间,规定的供氧量和用氧时间要求已不能满足日益发展的新机型要求,因此更改为“供氧量和持续时间应满足专用规范的规定,其各高度供氧量应满足CCAR25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4单摆 课件(共41张PPT) 2024-2025学年人教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 第一册.pptx VIP
- 《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共26张PPT).pptx VIP
- 春季消防安全PPT课件.pptx VIP
- Caterpillar-Performance-Handbook卡特彼勒性能手册42版-2012.pdf
- 通信电源系统讲解.ppt
- 《犬细小病毒》课件.ppt VIP
- GB50433-2018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标准 (2).pdf
- 2023年三大运营商校园招聘笔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模拟试卷(答案详解版).docx
- 直播推广服务合同范本.docx VIP
- 《旅游规划与开发》课件—12乡村旅游规划.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