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专题10 生物与环境(58题)-【判断题速记】备战2023年高考生物判断题识记大全(答案版).docx

专题10 生物与环境(58题)-【判断题速记】备战2023年高考生物判断题识记大全(答案版).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专题十生物与环境

1.一座山上的所有灰喜鹊是一个灰喜鹊种群(√)

2.年龄大小、随机分布、种群密度均属于种群的数量特征(×)

年龄大小、种群密度属于种群的数量特征,而随机分布属于种群的空间特征。

3.橡树种子常在母株附近形成集群属于种群的空间特征,由于薇甘菊入侵导致松树种群死亡率较高属于种群的数量特征(√)

4.种群出生率升高,种群密度一定增大(×)

种群密度大小与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迁出率等有关,因此种群出生率升高,种群密度不一定增大。

5.性别比例是通过影响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间接影响种群密度的(×)

性别比例是通过影响种群的出生率影响种群密度的。

6.草地中跳蝻的种群密度一般不采用样方法进行调查(×)

草地中跳蝻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调查其种群密度一般用样方法。

7.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时,要选择植物生长茂盛处取样(×)

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时,要注意随机取样。

8.环境容纳量是指种群的最大数量(×)

环境容纳量是指种群所能维持的最大数量。

9.在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中,种群数量在K值上下波动,主要是由气候、食物、天敌等因素调节的(√)

10.不同种生物种群的K值各不相同,但同种生物种群的K值固定不变(×)

同种生物种群的K值会因气候、传染病等发生变化,不是固定不变的。

11.种群“J”型增长曲线中的增长率和增长速率均恒定不变(×)

种群“J”型增长曲线中的增长率是定值,但增长速率会变化。

12.种群数量的变化就是种群数量的增长和波动(×)

种群数量的变化包括种群数量的增长、波动和下降。

13.为有效防治蝗灾,应在种群数量为K/2时及时控制种群密度(×)

为有效防治蝗灾,应在种群数量为K/2前及时控制种群密度。

14.在“S”型增长曲线中,当种群数量超过K/2后,种群增长速率减慢,其对应的年龄组成为衰退型(×)

在“S”型增长曲线中,当种群数量超过K/2后,种群增长速率减慢,其对应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因为种群数量仍在上升。

15.一个池塘中的各种鱼和植物构成了一个生物群落(×)

一个池塘中的所有生物构成了一个生物群落。

16.捕食关系对维持种群的稳定有重要作用(√)

17.群落中两个物种之间可能存在一种以上的种间关系(√)

18.森林群落中植物和动物均具有垂直分层现象,以提高光的利用率(×)

森林群落中植物和动物均具有垂直分层现象,以提高环境资源的利用率。

19.草坪中的动物没有分层现象,而树林中的动物具有分层现象(×)

草坪中的动物和树林中的动物均具有分层现象。

20.乔木层的疏密程度不会影响草本层的水平结构(×)

乔木层的疏密程度会影响光的射入,进而影响草本层的水平结构。

21.玉米田中玉米高低错落有致,其在垂直结构上有分层现象(×)

玉米田中玉米是同一种生物,是种群水平研究的问题,不是群落垂直结构上的分层现象。

22.洪泽湖近岸区和湖心区不完全相同的生物分布,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

23.草本阶段的群落中不会有地衣和苔藓(×)

草本阶段的群落中也会有地衣和苔藓,因为群落演替是群落中优势种的变化。

24.某岛屿由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现已成为旅游胜地,岛上植被茂盛,风景优美。该岛屿形成后最初进行的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由于岛屿由海底火山喷发形成,因此该岛屿形成后最初进行的群落演替属于初生演替。

25.群落演替中的森林阶段对太阳光的利用比灌木阶段更充分(√)

26.人类干预对群落的演替总是不利的(×)

人类干预对群落的演替也存在有利的,如植树造林等改善环境的举措。

27.演替达到相对稳定的阶段后,群落内物种组成不再变化(×)

演替达到相对稳定的阶段后,群落内物种组成仍会变化。

28.自然群落往往是向物种丰富度越来越高的方向演替,而且种间关系越来越复杂(√)

29.生态系统的结构应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生态系统的结构应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及营养结构。

30.生产者都是自养生物,但未必都是植物;消费者营异养生活,但未必都是动物(√)

31.细菌都是分解者,但分解者并不都是细菌(×)

细菌有的是分解者,有的是生产者,如硝化细菌是能进行化能合成作用的生产者。

32.自养型生物一定都是生产者;腐生型生物一定都是分解者;生产者一定处于第一营养级

(√)

33.在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中,食物网中的每种生物都限定在同一营养级上(×)

食物网中的有的生物可以同时处于不同的营养级。

34.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的生物,其体型必然越大(×)

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的生物,其体型未必越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9****026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