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三单元陈情表项脊轩志
学习目标结合体验与思考,进行对比与联系,集中研习《陈情表》与《项脊轩志》,全面、深入地认识古代散文的体裁特点、艺术手法和多样风格。积累文言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文言基础知识,以及古代散文文体知识。壹阅读《陈情表》和《项脊轩志》,体会古人的家族和亲情观念,理解“忠”和“孝”的含义,学习李密的婉拒艺术。贰叁
学习重点学习难点领悟李密高超的拒绝艺术,学习归有光从日常琐事中选取富有特征的生活细节来抒写感情的技巧。壹深入研读单元选文,在反复诵读涵泳的基础上,领会不同作者在审美上的独特追求;理解作者抒发情怀、表达思想的个性化手法,赏析文章的章法和细节;学习自主选择角度欣赏古代散文作品。贰学习两篇课文的艺术特色与写作技巧,领会不同作者在审美上的独特追求。
教法与学法学习课时数诵读法、比较阅读法、探究法、讨论点拨法3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情境导入在生活中敢于向别人说“No”,不仅需要勇气,更需要智慧。晋朝建立后,晋武帝征召李密为官,李密就向皇帝说了“No”。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陈情表》,看看他是如何拒绝晋武帝的呢?
e7d195523061f1c03666317325b3a25331a3ff6575ad3de35D20CE66331BF391ABBBA49479D671FC33A993E8B561D9C243CED51B425F3A925E375E702C5724D403CD75A21B6DB2D04DA790B8857345414FB01D43305A322616BB8737F97EB38A1EB8892856F22D1EEA848904B598949D5D191A7A80DECAD27802CB4726B55F7A1902DCA267A2EA4BF72AC6487070AA66学习活动活动一:预习效果检测1.了解作者博览多通,机警辩捷。早年曾任蜀尚书郎、大将军主簿等职。曾多次奉命出使吴国,颇有辩才。蜀汉灭亡后,征西将军邓闻其名,请为主簿,不就。晋武帝立太子,征召为太子洗马。因祖母年老,须亲自奉养,遂上《陈情表》固辞不受。及祖母卒,服丧期满,以太子洗马征至洛阳。后出为温县令、汉中太守等职,为官耿直。因写诗获罪免官,卒于家。又名虔,字令伯,蜀汉西晋间犍为武阳人。著有《述理论》十篇,不传世。
2.了解陈情背景向谁陈情——司马炎,谥号晋武帝,祖父司马懿,父亲司马昭。他废魏称帝,建立西晋王朝,为人阴险多疑,杀戮无数。为何陈情——①司马炎称帝建国初年,为笼络人心,对蜀国士族采取怀柔政策,征召李密到洛阳任职。李密被征召时间是公元267年。【蜀汉(公元221年—263年)、东吴(公元222年—280年)、西晋(公元265年—290年)】晋武帝执意征召李密,还可以利用他争取蜀汉官员的支持和拥护。另外,李密作为“亡国贱俘”,被晋朝多次拔擢,晋武帝可以此向东吴示范,瓦解东吴军队抵抗的决心,减少灭吴的阻力;②李密实情不允许,家有年迈老祖母,无人照应。
3.语言基础知识梳理(1)通假字含通假字的语句通假字本字含义夙遭闵凶闵悯可忧患的事零丁孤苦零丁伶仃孤独的样子臣密今年四十有四有又表示整数后面还有零数常在床蓐蓐褥草垫子
(2)词类活用活用类型语句相关词语解析活用类型语句相关词语解析名词作状语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犬马:像犬马一样形容词作动词是以区区不能废远远:远离则刘病日笃日:一天天地则刘病日笃笃:病重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外:在家外名词作动词臣少多疾病病:生病躬亲抚养躬:亲自且臣少仕伪朝仕:做官历职郎署职:任职形容词作名词猥以微贱微贱:卑微低贱的身份动词作名词臣之进退,实为狼狈指是否出来做官之事凡在故老故老:年老而有功德的旧臣使动用法臣具以表闻闻:使……闻夙遭闵凶闵凶:忧患不幸的事保卒余年保:使……保全
(3)古今异义例句古今义例句古今义九岁不行古义:不能走路,这里指柔弱是以区区不能废远古义:拳拳,形容感情恳切今义:不可以今义:小;少。形容微不足道举臣秀才古义:优秀人才至于成立古义:一直到……今义:读书人的通称今义:副词。表示事情达到某种程度;连词。表示另提一事或另一情况;到达臣欲奉召奔驰古义:奔走效劳,这里指赴京就职至于成立古义:成人自立今义:迅速地跑今义:组织机构开始存在;理论意见,站得住脚。创立、建立臣之辛苦古义:辛酸苦楚急于星火古义:流星的光,比喻急迫今义:表身心劳苦,比喻艰难困苦,很疲倦的感觉。现多指工作和劳作的感受今义:微小的光则告诉不许古义:申诉今义:向别人陈述;通知某事,使人知道
(4)一词多义词例句词义词例句词义行①行年四岁动词,经历亲①躬亲抚养代词,亲自②九岁不行动词,走路②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名词,亲戚③余嘉其能行古道动词,施行夙①夙遭闵凶名词,很早,幼年矜①犹蒙矜育动词,怜惜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