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科学融合劳动教育构建“三段八群”课例体系
〔摘要〕做好“科学教育加法”,将科学教育与劳动教育相融合是必然趋势。针对科学融合劳动教学实践中内容零散无体系的困境,本文从明确融合方向、确定融合课题、梳理设计流程、反馈学习评价四个方面,探索“三段八群”课例体系的构建,实现纵向的劳动主题引领和横向的学生素养进阶,并为一线教师提供跨学科课例体系的建构新思路。
〔关键词〕小学科学;劳动教育;课例体系
一、科学融合劳动教育的意义与现状
在知识和信息时代,劳动除了体现为手工劳动,还体现为思想的创造性实践。劳动教育作为一种教育与劳动的统一活动,是发挥劳动的育人功能,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教育活动。2022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中明确指出,义务教育课程应加强课程综合,关注关联、统筹设计综合课程和跨学科主题学习;加强课程与劳动生产结合,倡导“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的教学理念。而小学科学是一门体现科学本质的综合性基础课程,以核心素养培养为导向,培养创新思维,具有实践性,是劳动教育的天然同盟者。
针对小学科学教学融合劳动教育的现状,对有经验的小学科学教师(主要是中青年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分析问卷发现,教师普遍认可劳动教育在劳动知识、技能、习惯及劳动精神培养方面的积极意义;大多数教师认为可以在劳动课、学校日常活动、家庭生活及学科教学中落实劳动教育;学校劳动教育目前的问题主要为简单劳动技艺的习得缺乏劳动价值的渗透;92.3%的教师认为有必要在科学课中渗透劳动教育,可以从教学内容、目标、评价和活动等方面进行融合;融合目标应侧重树立积极良好的劳动习惯、养成尊重崇尚劳动的情感、培养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融合评价要关注过程性评价并充分利用评价结果;教学活动可以采用项目式、探究式、主题式等学习方式;教师们认为当前本校科学融合劳动教育最大的挑战是缺乏体系化内容和师生精力不足。
因此,探索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融合劳动教育,建构“三段八群”课例体系,既契合教育发展的需要,又是培养学生科学与劳动素养的有效途径。
二、“三段八群”课例体系的内涵
“三段八群”课例体系是指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成长规律,针对1~2年级、3~4年级和5~6年级三个年级段,从科学教材中筛选出可与劳动课标中“日常生活劳动”和“生产劳动”两大类的“清洁卫生”“整理与收纳”“烹饪与营养”“家用器具使用与维护”“农业生产劳动”“传统工艺制作”“工业生产劳动”“新技术体验与应用”8个劳动任务群融合的科学核心概念与具体内容,形成课例体系(如下表)。纵向上呈现基于学段生情的科学融合劳动的探究式或项目式学习,横向上呈现同一劳动任务群引领下学生科学思维与劳动能力的进阶发展。
三、“三段八群”课例体系的构建
(一)分析学科特色,明确融合方向
依据科学学科和劳动教育的核心素养及学科特色,确定科学融合劳动的方向,包括教学目标融合,融合科学素养目标和劳动素养目标,明确核心问题,指向知识和能力的理解与迁移;学习内容融合,在科学学科的“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与宇宙”“技术与工程”四大领域中,融合劳动课程“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的两大内容;教学评价融合,从理解的维度实现科学教育与劳动教育的评价主体(学生、教师、家长等)与方式(课堂表现、作品呈现、劳动效果等)的融合;教学活动融合,将“清洁与卫生”等八大劳动任务群主题活动融入科学教学中的实验探究、制作应用、调查分析等常见的学习活动中;学习方式融合,根据内容选择合适的学习方式,如探究式学习(在劳动实践中探究科学原理)、项目式学习(科学原理及方法指导下实现创意制作或劳动实践)等。
(二)筛选教材内容,确定融合课题
立足苏教版小学科学教材,深入研读《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与《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旨在准确把握科学教育与劳动教育的核心要求与价值取向。在此基础上,在科学教学过程中积极探索既符合科学教学规律,又能够有效融合劳动教育目标的课题,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与劳动需求,实现科学教育与劳动教育的有机结合。
以“生产劳动”类的“传统工艺制作”任务群为例,在劳动课标中,1~2年级的内容要求为教师指导下的简单作品制作并初步运用图文表达方案构想与评价;3~4年级的内容要求为识读简单示意图并尝试设计与参考规范流程制作;5~6年级的内容要求为了解传统工艺制作的特点与发展历史并初步掌握技能与方法,能根据需要设计、选择材料并制作简单产品。基于此,在这三个阶段科学教材中发现适合融合的教学内容,从“初步构想、简单制作”到“尝试设计、参考制作”再到“分析原理,选材制作”,呈现学生思维与能力的进阶趋势。具体分析如下。
1~2年级选取苏教版科学二年级上册“奇妙的光”单元中“明亮与黑暗”和“透明与不透明”的教材内容,融合非遗传统技艺闽南皮影戏,确定课题“非遗传承:玩转皮影戏”,开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繁殖”单元教学中的表现性评价.doc
- “空气质量与日常生活”教学的PBL项目设计.doc
- “时间从哪里来”跨学科主题教学设计.doc
- STEM在教学设计中的应用.doc
- 尺规作图的教学价值.doc
- 创设良好学习情境.doc
- 创新实验装备优化实验设计.doc
- 从信息科技课教学看引入AI的机遇与挑战.doc
- 大单元教学中的情境教学.doc
- 大单元教学中的项目式学习.doc
- 隐形变异作风问题的检视与整改培训讲座PPT课件.pptx
-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物理试题 含解析.docx
- 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 物理 含答案.docx
-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第四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试题 物理 含答案.docx
-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达拉特旗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含解析.docx
- 新修订《代表法》五大亮点解读.pptx
- 幼儿园夏季防暑降温安全课主题活动PPT课件.pptx
- 2025年宜明昂科分析报告:CD47融合蛋白安全性及疗效优秀,市场空间广阔.pdf
- 2-数学_数学答案.pdf
- 幼儿园小学端午节习俗文化教育教学主题班会PPT课件.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