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第三册)》电子教案_3.3容忍与自由.doc

《语文(第三册)》电子教案_3.3容忍与自由.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授课时间

第周

课次

第次

课题

《容忍与自由》

授课

方式

理论课(√)实践课()习题课()其它()

教学

时数

2

教学

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了解胡适其人及写作本文的动机。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与思考、交流,体会容忍与自由的关系,掌握文章的写作特色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悟“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的哲学道理,并付诸实践。

教学

重点

体会容忍与自由的关系,掌握文章的写作特色

教学

难点

领悟“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的哲学道理,并付诸实践。

教学

方法

诵读感知法,讲授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

准备

教科书、教案、PPT

教学过程

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歌曲导入:卓依婷《兰花草》

提起《兰花草》,很多人都能哼上几句。不少城市的洒水车都是边放这首歌曲边洒水。如此熟悉的一首歌,你知道它的作者是谁吗?他就是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胡适先生。

作者及作品介绍

1.胡适(1891—1962),原名嗣穈,学名洪骍,字希疆,笔名胡适,字适之,安徽绩溪人,为白话文和五四文化的倡导者。1910年留学美国,入康乃尔大学,后转入哥伦比亚大学,从学于杜威,深受其实验主义哲学的影响。?1917年初在《新青年》上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引发文学革命,对白话文取代文言文起了决定性作用。1917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参加编辑《新青年》,并发表论文《历史的文学观念论》《建设的文学革命论》,出版新诗集《尝试集》(中国新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诗集),成为新文化运动中很有影响的人物。1919年发表《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主张改良主义。1920年离开《新青年》,后创办《努力周报》。1923年与徐志摩等组织新月社。1924年与陈西滢、王世杰等创办《现代评论》周刊。1932年与蒋廷黻、丁文江创办《独立评论》。1938年任国民政府驻美国大使。1946年任北京大学校长。1948年离开北平,后转赴美国。1958年任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

胡适一生在哲学、文学、史学、古典文学考证诸方面都有成就,并有一定的代表性。著有《五十年来之中国文学》《胡适文存》《白话文学史》《中国章回小说考证》等。他在学术上影响最大的是提倡大胆地假设、小心地求证的治学方法。

2.胡适在“五四”时期,提倡白话文,说“文言是半死文学”,“可读而听不懂”。一生以白话文的布道者自居,始终关注白话文的发展和命运,还特意编著了一部《白话文学史》。?

1934年秋,胡适在北大讲课时又对白话文的优点大加颂扬,这时,有些醉心文言文的同学,听不入耳,心中厌烦,不免萌生了抵触情绪。正当胡适讲得得意时,一位姓魏的同学,突然站起来,声色俱厉地提出抗议道:“胡先生,难道说白话文就没有丝毫的缺点吗?”胡适冲着他微笑着说:“没有的。”那位同学更加激愤地反驳道:“肯定是有的!白话文语言不精练,打电报用字多,花钱多。”?

胡适扶扶眼镜透露出沉思的目光,然后柔声细气地解释道:“不一定吧!前几天行政院有位朋友给我打来电报,邀我去做行政院秘书,我不愿从政,决定不去,为这件事我复电拒绝。复电是用白话写的,看来也很省字。请同学们根据我这一意愿,用文言文编写一则复电,看看究竟是白话文省字,还是文言文省字?”胡教授说完这段话后,只听得课堂内?“嚓、嚓”的取纸声,顿时整个教室呈现出紧张沉寂的气氛,每个同学都在开动脑筋,认真地编写电文。?

十五分钟过后,胡适让同学们自动举手,报告用字数目,然后从中挑选一份用字最少的文言电稿,电文是这样写的:“才学疏浅,恐难胜任,不堪从命。”?

胡适说,这份写得确实简练,仅用了12个字。但我的白话电报却只用了5个字:“干不了,谢谢。”?

胡适又解释说:“干不了”就含有才学疏浅,恐难胜任之意;“谢谢”既对友人费心介绍表示感谢又暗示拒绝之意。由此看来,语言的精练与否,不在白话与文言的差别。客观事物是曲折复杂的,必须反复研究,才能恰当地反映,所谓研究,就是细心琢磨问题的中心所在,恰如其分地选用字词,白话文较文言文是更可省字的。

经胡先生这一精辟阐述和热情的鼓励,那些对白话文不感兴趣的同学都受到了启迪和教育。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文本是一篇议论文,中心论点是什么?

明确:“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第2段)

试对文章进行分层,并概括段落大意。

明确:第一部分(1-2):提出中心论点:“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

第二部分(3-12):证实自己的第一个论点: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

第三部分(13-21):提出“容忍的态度是最难得、最稀有的态度”的结论。

第四部分(22):如何达成社会的容忍态度:戒律自己

研读课文,鉴赏品悟

(一)第一部分(1-2):提出中心论点:“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

作者是如

文档评论(0)

酱酱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