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PAGE\*Arabic1/NUMPAGES\*Arabic1
课时分层训练(十八)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知识点一对应中线、高线、角平分线的比等于相似比
1.如图,它是物理学中小孔成像的原理示意图,已知物体AB=30,根据图中尺寸(AB∥CD),则CD的长应是(D)
A.15 B.30
C.20 D.10
2.如图,△ABC∽△A′B′C′,AD,BE分别是△ABC的高和中线,A′D′,B′E′分别是△A′B′C′的高和中线,且AD=4,A′D′=3,BE=6,则B′E′的长为(D)
A.32B.
3.如图,AD是△ABC的高,AD=h,点R在边AC上,点S在边AB上,SR⊥AD,垂足为E.当SR=13BC时,则DE=23h.(用含h
知识点二周长比等于相似比
4.若两个相似三角形的对应中线比是1∶3,则它们的周长比是(B)
A.1∶2 B.1∶3
C.1∶6 D.1∶9
5.已知△ABC∽△A1B1C1,且ABA1B1=13.若△ABC的周长为5,则△A1B1C1的周长是
A.4 B.8
C.15 D.18
知识点三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6.(2024·重庆渝中区期中)如果两个相似三角形的周长之比为5∶7,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的面积之比为(C)
A.5∶7 B.7∶5
C.25∶49 D.49∶25
7.将△ABC放大到2倍,得到△A′B′C′,则△ABC与△A′B′C′的面积比是(C)
A.1∶2 B.1∶3
C.1∶4 D.1∶5
8.若两个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是1∶9,则它们对应边的中线之比为(C)
A.1∶9 B.3∶1
C.1∶3 D.1∶81
9.如图,在?ABCD中,E是边AD的中点,EC交对角线BD于点F,则S△DEFS△BCF=
A.12
C.14
10.若两个相似三角形的对应高的比是1∶4,则它们的周长比是(B)
A.1∶2 B.1∶4
C.1∶8 D.1∶16
11.若两个相似三角形的面积之比为4∶9,则它们对应角的平分线之比为(A)
A.2∶3 B.3∶2
C.6∶3 D.6∶2
12.用一个2倍放大镜照△ABC,则△ABC放大后,不发生改变的是(A)
A.各内角的度数 B.各边长
C.周长 D.面积
13.若两个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是9∶4,则它们对应边上的高之比为(C)
A.4∶9 B.9∶4
C.3∶2 D.2∶3
14.(2024·泰安检测)利用复印机的缩放功能放大一个三角形,将原图中边长分别为3,5,6的三角形的最长边放大到8,那么放大后的那个三角形的周长为563
15.如图,△ABC∽△ADE,S△ABC∶S四边形BDEC=2∶3,其中CB=2,DE=5.
第15题图
16.如图,在△ABC中,AC=2,BC=4,D为边BC上的一点,且∠CAD=∠B.若△ADC的面积为1,则△ABD的面积为3.
第16题图
17.如图,在?ABCD中,对角线AC,BD交于点O.M为边AD的中点,连接CM交BD于点N,且ON=1.
(1)求BD的长;
(2)若△DCN的面积为2,求四边形ABCM的面积.
解:(1)∵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
∴AD∥BC,AD=BC,OB=OD.
∴∠DMN=∠BCN,∠MDN=∠NBC.
∴△MND∽△CNB.∴MDCB=DN
∵M为边AD的中点,
∴MDCB=12.∴BN=2
设OB=OD=x,则有BD=2x,BN=OB+ON=x+1,DN=x-1,
∴x+1=2(x-1),解得x=3.
∴BD=2x=6.
(2)∵△MND∽△CNB,
且相似比为1∶2,
∴MN∶CN=1∶2.
∴S△MND∶S△CND=1∶2.
∵△DCN的面积为2,
∴△MND的面积为1.
∴△MCD的面积为3.
设?ABCD的边AD上的高为h,
∵S?ABCD=AD·h,
S△MCD=12MD·h=14AD·
∴S?ABCD=4S△MCD=4×3=12.
∴四边形ABCM的面积为S?ABCD-S△MCD=9.
【创新运用】
18.如图,△ABC是一块锐角三角形余料,边BC=120mm,高AD=80mm,要把它加工成矩形零件PQMN,使一边在BC上,其余两个顶点分别在边AB,AC上.
(1)当P恰好为边AB的中点时,PQ=60mm;
(2)当PQ=40mm,求PN的长度;
(3)若这个矩形的边PN∶PQ=1∶2.则这个矩形的长、宽各是多少?
解:(1)∵四边形PQMN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4秋-25春同步授课课件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4.2 第3课时 整式的加减.pptx
- 24秋-25春同步授课课件数学青岛版七年级上册 4.3去括号.pptx
- 24秋-25春同步授课课件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24.4 第1课时 弧长和扇形面积.pptx
- 24秋-25春同步授课课件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24.3 正多边形和圆.pptx
- 24秋-25春同步授课课件数学青岛版八年级上册 2.4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第1课时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1).pptx
- 24秋-25春同步授课课件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24.2 第4课时 切线长定理.pptx
- 24秋-25春同步授课课件数学青岛版八年级上册 5.5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第1课时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1).pptx
- 24秋-25春同步授课课件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24.2 第2课时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pptx
- 24秋-25春同步授课课件数学青岛版八年级上册 5.4平行线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pptx
- 24秋-25春同步授课课件数学青岛版九年级上册 3.4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第3课时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3).pptx
- 24秋初中数学九年级上册(配北师大版)16 课时分层训练(十二) 成比例线段.docx
- 24秋初中数学九年级上册(配北师大版)14 第三章成果展示 概率的进一步认识.docx
- 24秋初中数学九年级上册(配北师大版)10 课时分层训练(九) 应用一元二次方程.docx
- 24秋初中数学九年级上册(配北师大版)04 第一章成果展示 特殊平行四边形.docx
- 24秋初中数学九年级上册(配北师大版)03 课时分层训练(三) 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docx
- 24秋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配青岛版)40 思想方法集锦.docx
- 24秋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配青岛版)38 专项突破提升(四) 基本的几何图形.docx
- 24秋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配青岛版)36 专项突破提升(二) 代数式与整式.docx
- 24秋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配青岛版)35 专项突破提升(一) 有理数的相关问题.docx
- 24秋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配青岛版)32 课时分层训练(二十六) 角的比较与运算.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