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性胸膜炎的护理查房.pptx

结核性胸膜炎的护理查房.pptx

此“医疗卫生”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结核性胸膜炎的护理查房

目录

01.

前言

07.

健康教育

03.

护理评估

05.

护理目标与措施

02.

病例介绍

04.

护理诊断

06.

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08.

总结

前言

结核性胸膜炎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胸膜引起的炎症性疾病,好发于青壮年,占我国渗出性胸腔积液的首位(约60%)。其典型表现为发热、胸痛、呼吸困难及胸腔积液,若治疗不及时可继发胸膜粘连、包裹性积液等并发症,影响肺功能。护理查房是通过多学科协作梳理患者病情、优化护理方案的重要手段,本查房旨在围绕典型病例,系统分析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护理要点,提升临床护理质量,促进患者康复。

病例介绍

患者基本信息:张某,女,28岁,因“发热伴左侧胸痛1周,加重伴胸闷3天”入院。

主诉:患者1周前无诱因出现低热(37.8~38.5℃),伴左侧针刺样胸痛(深呼吸、咳嗽时加重),3天前胸痛减轻但胸闷明显,活动后气促,夜间不能平卧。

现病史:既往体健,否认结核病史,病前2周曾接触结核菌素试验阳性亲属。

辅助检查:

血常规:白细胞6.8×10⁹/L,中性粒细胞52%,淋巴细胞38%;

胸水检查:外观草黄色,李凡他试验(+),蛋白40g/L,葡萄糖3.2mmol/L,ADA(腺苷脱氨酶)58U/L(45U/L提示结核),淋巴细胞占比82%;

胸部CT:左侧胸腔大量积液,肺组织压缩约40%;

PPD试验:强阳性(硬结直径20mm×22mm),T-SPOT.TB阳性。

病例介绍

治疗经过:入院后予“异烟肼0.3gqd+利福平0.45gqd+吡嗪酰胺0.5gtid+乙胺丁醇0.75gqd”抗结核治疗,口服泼尼松15mgqd(抑制胸膜炎症),行胸腔穿刺引流胸水(首次引流出800ml,后续每日引流约300ml,共引流4天)。

护理评估

1.健康史:青年女性,近期有结核接触史,无基础疾病及药物过敏史。

2.身体状况:T38.2℃,P96次/分,R24次/分,BP110/70mmHg;左侧胸廓饱满,呼吸动度减弱,语颤减低,叩诊浊音,左肺下界第4肋间,听诊呼吸音消失;咳嗽频繁(无痰),活动后气促(MRC分级2级)。

3.心理社会状况:患者因疾病突发、需隔离治疗(痰涂片阴性,仍需呼吸道防护)产生焦虑(SAS评分52分),担心传染家人及治疗费用;家属支持良好,但缺乏结核防治知识。

4.辅助检查:胸水ADA升高、淋巴细胞为主,PPD强阳性,提示结核活动;肝肾功能(ALT35U/L,Scr78μmol/L)及电解质正常,无药物禁忌。

护理诊断

1.体温过高:与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及炎症反应有关。

01

2.急性疼痛(胸痛):与胸膜炎症、胸腔穿刺刺激有关。

02

3.气体交换受损:与胸腔积液压迫肺组织、肺扩张受限有关。

03

4.知识缺乏:缺乏结核性胸膜炎治疗、用药及防护相关知识。

04

5.焦虑:与疾病进展、隔离治疗及预后不确定性有关。

05

护理目标与措施

目标:3天内体温降至正常,48小时内胸痛评分≤3分(NRS),1周内呼吸困难缓解(呼吸频率≤20次/分),患者掌握用药及防护要点,焦虑评分降至40分以下。

具体措施:

1.体温过高:

监测体温q4h,记录热型(患者为午后低热);

物理降温(温水擦浴、冰袋敷大血管处),避免酒精擦浴(防皮肤刺激);

体温38.5℃时遵医嘱予对乙酰氨基酚退热,观察出汗情况,及时更换衣物;

鼓励多饮水(每日1500~2000ml),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护理目标与措施

2.急性疼痛:

指导患者取患侧卧位(减少胸膜摩擦),避免剧烈咳嗽(必要时予镇咳药如右美沙芬);

疼痛评分≥4分时,遵医嘱予布洛芬0.2gpoq6hprn,观察镇痛效果;

分散注意力(听音乐、冥想),缓解疼痛敏感。

3.气体交换受损:

低流量吸氧(2~3L/min),监测指脉氧(维持SpO₂≥95%);

协助胸腔穿刺:操作前解释流程(缓解紧张),取坐位或半卧位;操作中密切观察面色、呼吸(警惕胸膜反应);术后加压包扎穿刺点,记录引流量(每日≤1000ml,防复张性肺水肿);

呼吸训练:指导腹式呼吸(吸气时腹部隆起,呼气时收缩,5~10分钟/次,3次/日),促进肺复张。

护理目标与措施

4.知识缺乏:

用药指导:强调抗结核药需“早期、规律、全程、联合、适量”,不可自行停药(避免耐药);告知药物副作用(异烟肼致周围神经炎、利福平尿色变红、吡嗪酰胺致尿酸升高、乙胺丁醇致视力下降),出现手足麻木、视力模糊及时报告;

隔离防护:解释痰涂片阴性仍需佩戴口罩,不随意吐痰(吐于含氯消毒液的密闭容器),室内每日通风2次(30分钟/次)。

5.焦虑:

主动倾听患者主诉,解释疾病可治愈性(规范治疗90%以上可愈)及隔离的暂时性(抗结核2周后传染性降低);

鼓励家属陪伴(做好防护),提

文档评论(0)

办公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提供办公文档、医学文档,医学课件等文档写作服务。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