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青山处处埋忠骨》第二课时(分层作业)-五年级语文下册同步课堂系列(统编版·五四制) .docxVIP

第10课 《青山处处埋忠骨》第二课时(分层作业)-五年级语文下册同步课堂系列(统编版·五四制) .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10课《青山处处埋忠骨》分层作业基础练

基础练

一、填空题

1.选择下列句子使用的描写方法。

A.语言描写B.动作描写C.神态描写D.心理描写

①“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遗骨吧!”毛主席想。

②“岸英!岸英!”毛主席用食指按着紧锁的眉头,情不自禁地喃喃着。

③毛主席黯然的目光转向窗外,右手指指写字台,示意秘书将电报记录稿放在上面。

④毛主席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

2.英雄事迹。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被称为“最可爱的人”,其中涌现出无数的战斗英雄。请将下面的英雄人物和他们的事迹对应起来。

A.黄继光B.杨根思C.罗盛教D.邱少云

(1)“严守纪律,被大火吞噬,忍受烈火烧身的剧痛一动不动而壮烈牺牲”的是。

(2)“抱起炸药包,毅然冲入敌群,与40多个敌人同归于尽”的是。

(3)“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正在扫射的敌机枪,为部队扫清了前进的道路”的是。

(4)“冒着严寒先后3次跳入冰窟中,拼尽全力,救出朝鲜少年而牺牲”的是。

3.选字填空。

的地得着了过

一股风从山背后刮来,开始只飘细小沙粒。眨眼间,大叶杨被刮东倒西歪,地上干草落叶被刮到处乱飞,大粒沙石“啪啪”敲打玻璃,真有点天昏地暗架势。不一会儿,屋里的一切都蒙上一层细沙。

4.选词填空。

眷恋思念

(1)毛主席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

(2)我无比()分别多年的好友。

二、单选题

1.课文记述了毛泽东主席在得知爱子毛岸英为国捐躯的消息后的心情和所做出的决定,歌颂了()

A.毛主席崇高的国际主义精神。

B.毛主席以身作则,不搞特殊的高尚情操。

C.毛主席为革命事业献出一切的崇高品质和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博大胸怀。

2.《青山处处埋忠骨》这篇课文作者的写作目的是()

A.说明毛泽东是个爱儿子的好父亲。

B.说明毛泽东是为朝鲜人民着想的国际主义战士。

C.说明毛泽东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殊化。

D.说明毛泽东具有为革命事业献出一切的伟大胸怀。

三、课内阅读

毛主席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岸英奔赴朝鲜时,他因为工作繁忙,未能见上一面,谁知竟成了永别!“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遗骨吧!”毛主席想。然而,他很快打消了这种念头。他若有所思地说道:“哪个战士的血肉之躯不是父母所生?不能因为我是主席,就要搞特殊。不是有千千万万志愿军烈士安葬在朝鲜吗?岸英是我的儿子,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就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吧。”

1.画“横线”的句子对毛主席的进行了描写,表现了他的心情。

2.朗读选段中毛主席说的话时,应该用()的语气。

A.沉痛 B.焦急 C.悲愤

3.这段话主要写了。

4.关于选段中毛主席表现出来的精神品质,下面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A.崇高的国际主义精神

B.以身作则,不搞特殊的高尚情操

C.为革命事业献出一切的崇高品质

5.中华民族有无数英雄儿女,他们勇担重任,为祖国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请你举出一例他(她)的先进事迹。

四、现代文阅读

罗盛教

1952年1月2日早晨,朝鲜石田里的山野上铺着厚厚的雪。几个朝鲜小朋友在河面上滑冰。突然喀嚓一声,冰破了,一个孩子惊叫一声,掉进了冰窟窿。他的同伴都吓得哭了起来。

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罗盛教正好走过这里。他听到叫声,知道出事了,就急忙向河边跑去。他一边飞奔,一边脱棉衣。冰窟窿里泛着水花,罗盛教猛地跳了下去。冰下的水流很急,不知把孩子冲到哪里去了。他在水里摸了好一阵,也没摸到。

罗盛教钻出水面吸了口气,立刻又钻了下去。孩子们站在冰上,焦急地盯着冰窟窿。一会儿,水面上伸出两只小手,接着是孩子的脑袋。罗盛教把孩子托上来了!孩子用两只胳臂扒住了冰,______(使劲使尽)往上爬。没想到哗啦一声响,冰塌了一大片,孩子又掉进水里了。

罗盛教钻出水面,他的脸和脖子全冻得发紫了。他深深地吸了口气,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笑饮尘风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一线优秀教师,从教20年,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心理辅导。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