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中医电子病历4级文审范文
一、基本信息
患者姓名:张三
性别:男
年龄:56岁
民族:汉
婚姻状况:已婚
职业:退休工人
出生地:[具体地名]
现住址:[详细地址]
联系方式:[电话号码]
入院时间:[具体年月日时分]
记录时间:[具体年月日时分]
发病节气:[节气名称]
病史陈述者:患者本人
可靠程度:可靠
二、主诉
反复胃脘部疼痛5年,加重1周。
三、现病史
患者于5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胃脘部疼痛,呈隐痛,时作时止,痛无定处,曾在当地医院就诊,行胃镜检查提示“慢性浅表性胃炎”,给予西药治疗(具体药物不详)后症状有所缓解,但每因饮食不节、情志不畅等因素诱发。近1周来,因与家人争吵后,胃脘部疼痛加重,疼痛呈胀痛,连及两胁,伴有嗳气频作,嘈杂泛酸,纳差,眠差,大便溏薄,日行2-3次,小便调。自服“胃舒平”等药物,症状无明显缓解,为求系统治疗,遂来我院就诊,门诊以“胃脘痛”收入院。
本次发病以来,患者精神欠佳,体力下降,睡眠差,食欲减退,体重无明显变化。
四、既往史
既往体健,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病史,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无手术、外伤史,无输血史,预防接种史随社会进行。
五、个人史
出生并长于本地,生活规律,饮食偏嗜辛辣,吸烟30余年,约20支/日,饮酒20余年,约半斤白酒/周。
六、婚育史
适龄结婚,配偶体健,夫妻关系和睦。育有1子1女,均体健。
七、家族史
家族中无遗传性及传染性疾病史。
八、体格检查
(一)生命体征
体温:36.5℃
脉搏:78次/分
呼吸:18次/分
血压:120/80mmHg
(二)一般情况
神志清楚,精神欠佳,面色萎黄,形体适中,自动体位,查体合作。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皮疹及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头颅五官无畸形,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mm,对光反射灵敏。外耳道无异常分泌物,乳突无压痛。鼻通气良好,鼻窦区无压痛。口唇淡红,牙龈无红肿,伸舌居中,舌质淡红,苔薄白腻,脉弦细。咽部无充血,扁桃体无肿大。颈软,无抵抗,气管居中,甲状腺无肿大。
(三)胸部
胸廓对称,双侧呼吸运动一致,触觉语颤正常,叩诊呈清音,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前区无隆起,心尖搏动位于左侧第5肋间锁骨中线内0.5cm处,无震颤,心界不大,心率78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四)腹部
腹部平坦,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腹软,胃脘部压痛明显,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脾肋下未触及,Murphy征阴性,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约4-5次/分。
(五)四肢脊柱
四肢关节无畸形,活动自如,双下肢无水肿。脊柱生理弯曲存在,无压痛及叩击痛。
(六)神经系统
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九、辅助检查
(一)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白细胞6.5×10?/L,中性粒细胞60%,淋巴细胞30%,血红蛋白120g/L,血小板200×10?/L。
2.生化检查: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血糖均正常。
3.幽门螺杆菌检测:阳性。
(二)影像学检查
1.胃镜检查:慢性浅表性胃炎伴糜烂。
2.腹部B超:肝、胆、胰、脾、双肾未见明显异常。
十、中医辨病辨证依据
(一)辨病依据
患者以胃脘部疼痛为主症,故可诊断为“胃脘痛”。
(二)辨证依据
患者情志不舒,肝气郁结,横逆犯胃,致胃失和降,气机不畅,故见胃脘部胀痛,连及两胁;肝失疏泄,气机不利,故嗳气频作;肝郁化火,灼伤胃络,故嘈杂泛酸;肝气犯脾,脾失健运,故纳差、大便溏薄;舌质淡红,苔薄白腻,脉弦细均为肝郁脾虚之象。综观舌、脉、症,本病当属胃脘痛之肝郁脾虚证。
十一、西医诊断依据
1.反复胃脘部疼痛5年,加重1周。
2.胃脘部压痛明显。
3.胃镜检查提示慢性浅表性胃炎伴糜烂,幽门螺杆菌检测阳性。
十二、诊断
(一)中医诊断
病名:胃脘痛
证型:肝郁脾虚证
(二)西医诊断
1.慢性浅表性胃炎伴糜烂
2.幽门螺杆菌感染
十三、鉴别诊断
(一)中医鉴别诊断
1.与真心痛鉴别:真心痛是心经病变所引起的心痛证,多见于老年人,为当胸而痛,其多刺痛,动辄加重,痛引肩背,常伴心悸气短、汗出肢冷等症,病情危急。而胃脘痛以胃脘部疼痛为主,可伴有嗳气、泛酸、纳差等脾胃症状,一般无心悸、气短等心经症状,两者不难鉴别。
2.与腹痛鉴别:腹痛是以胃脘部以下、耻骨毛际以上整个位置疼痛为主症。而胃脘痛是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疼痛为主症,两者疼痛部位不同,可资鉴别。
(二)西医鉴别诊断
1.与消化性溃疡鉴别:消化性溃疡疼痛具有节律性,胃溃疡疼痛多在餐后1小时内出现,经1-2小时后逐渐缓解,直至下餐进食后再复现上述节律;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