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讲练测高考热点06 生态文明,美丽中国(讲义)(原卷版).docx

新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讲练测高考热点06 生态文明,美丽中国(讲义)(原卷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考热点06生态文明,美丽中国

目录

TOC\o1-3\h\z\u一古代中国,敬天保民 1

二近代中国,工业探索 2

三世界工业,环境问题 4

一古代中国,敬天保民

1、中国古代环境保护概况

古代环境保护思想

古代环境保护实践

古代环境保护特点

①总结出了二十四节气;并能够因地制宜,兴修水利,为农业发展创造条件;

②《齐民要术》《农政全书》等总结性的农学著作;

③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道家的“道法自然”思想。

①先秦时期已懂得施用粪肥、草木灰和绿肥等;

②魏晋南北朝时期黄河流域过度开垦导致的环境破坏状况有所缓解;

③隋唐开通大运河,设专职官员管理水利事业,在各地兴修了不少水利工程。

①合理利用、保护自然,不过度索取;

顺应自然、尊重生命;

②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③利用宗法力量;

④历史悠久;立法保障;

⑤因地制宜;奖惩结合;

⑥与传统农业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⑦体现封建国家重视农业的思想;

⑧提高土地利用率,解决人地矛盾;注重利用科技力量。

1.(2022·湖南卷)汉武帝南征北伐,东巡西幸,奢靡无度,政府库告竭,遂用聚敛之臣,“至于卖爵、更币、算车船、租六畜、告缗、均输、盐铁、榷酤,凡可以佐用者一孔不遗,独于田租不敢增益”。武帝此举()

A.体现以农为本 B.服务于汉初战事

C.意在藏富于民 D.解决了财政危机

2.(2021·辽宁卷)蠲免是中国古代朝廷根据地方民力对百姓应征赋税的免除。清朝的蠲免,除“偏灾赈蠲外,凡逋负(拖欠赋税)之在民者,与银谷食种之贷而未收者,遇国家庆典,或巡幸,或军兴,辄止勿责”。据此可知,蠲免政策旨在

A.减轻地方财政负担 B.稳定地方社会秩序

C.遏制地方官员贪腐 D.提高民众生活水平

二近代中国,工业探索

1、中国近代工业化探索

时期

内容

洋务运动

创办了一批近代工业,刺激了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但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没有实现中国的工业化。

甲午中日战争

清政府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中国民族工业有了初步发展;

辛亥革命

推翻了封建帝制,鼓舞了民族资产阶级投资近代企业的热情,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迎来了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一战结束后,帝国主义卷土重来,中国民族工业走向萧条;

抗日战争

解放战争

由于长期战乱,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榨,民族工业陷入绝境。

2、中国现代工业化探索

时期

内容

1949~1956年

进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实施“一五”计划,从而开始了新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

1956~1966年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曲折发展。有成功的探索,有重大的失误。

1966~1976年

“文化大革命”使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但此时期经济建设还是取得一定成就。

1978年至今

①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②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③实行对外开放,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工业化进程突飞猛进,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④环境污染问题也更加突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迫在眉睫。

3、中国近现代生态问题

时期

内容

清末民国时期

①内忧外患频繁,国家无力兴修水利,以致河防失修、灌区萎缩、京杭运河中断,水利处于衰落时期。

②西方的一些科学技术传入中国,成立了河海工程专门学校等水利院校,培养水利技术人才。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

在经济建设过程中,急于求成,忽视经济发展规律,使国民经济和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1.(2023·湖南卷)1949年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产值占中国工业总产值比重表

产品

原煤

烧碱

电动机

棉纱

棉布

火柴

卷烟

面粉

比重

28.3%

59.4%

79.6%

46.7%

40.3%

63.4%

80.6%

80.4%

79.4%

据上表推知,当时(???)

A.新民主主义经济政策实施效果明显

B.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有益补充

C.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迫在眉睫

D.限制和利用民族资本主义具有必要性

2.(2023·福建卷)19世纪90年代,中国各地的新设民族企业,常到上海、广州、厦门以较高的工资觅雇工人。这一现象可用于说明当时(????)

A.产业工人的待遇丰厚 B.资产阶级的救国实践

C.通商口岸的产业优势 D.晚清政府的政策支持

3.(2023·福建卷)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兴起了一股读书热潮。随后,上海率先开展名为“振兴中华”的职工读书活动,并设立“职工读书奖”;在中共中央的肯定与号召下,知识竞赛、演讲比赛、征文比赛等活动在各地风靡一时。这些做法旨在(????)

A.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B.提升人民群众的文化修养

C.开创对外开放的全新局面 D.抵制资本主义的精神污染

4.(2023·湖北卷)1915年5月22日,《申报》刊登了一则上海中国明明眼镜公司的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1****293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