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_ZSM-5对甲醇脱水合成二甲醚的催化作用.pdf

Fe_ZSM-5对甲醇脱水合成二甲醚的催化作用.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目录

第1章绪论1

1.1前言1

1.2二甲醚的概述1

1.3甲醇制备二甲醚概述2

1.3.1甲醇制备二甲醚工艺2

1.3.2甲醇脱水合成二甲醚的催化剂概述2

1.4本论文的设想和研究内容8

第2章实验9

2.1前言9

2.2催化剂的制备9

2.2.1实验药品与仪器9

2.2.2制备方法9

2.3催化剂的表征10

2.3.1复合材料的表征10

2.3.2表面总酸度及表面总碱度11

2.3.3Fe/ZSM-5对甲醇的吸附行为11

2.3.4NH-TPD和CO-TPD11

32

2.4催化剂活性评价12

2.4.1实验药品与仪器12

2.4.2实验方法12

2.4.3甲醇转化率计算13

第3章Fe/ZSM-5对甲醇合成DME的催化性能研究15

3.1前言15

3.2Fe/ZSM-5材料的表面结构15

3.2.1XRD和UV-vis分析15

3.2.2ICP-OES分析17

3.2.3FT-IR分析18

3.2.4SEM和TEM分析19

3.2.5XPS分析19

3.2.6MASNMR分析20

3.3Fe/ZSM-5材料的催化活性22

3.3.1焙烧温度对催化性能的影响22

3.3.2不同铁负载量对催化性能的影响24

3.3.3反应温度对催化性能的影响28

3.3.4压力对催化性能的影响28

3.3.5甲醇量对催化性能的影响29

3.3.6催化剂的稳定性30

3.4催化剂表面甲醇的原位吸附行为33

结论39

参考文献40

摘要

摘要

二甲醚作为一种性能优越的化工产品,是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热点之一。目

前,大多数用于甲醇脱水制二甲醚的催化剂是通过在HZSM-5上嵌入其他元素来

调节或改变表面酸度,以此来提高甲醇脱水的催化性能。然而,改性HZSM-5只

能允许在高温(≥220C)下进行脱水反应,且催化活性较低。

本论文尝试用简单浸渍的方法,利用Fe3+溶液对NaZSM-5进行改性,调整其

表面酸碱性,制备了NaZSM-5担载Fe材料。通过XRD、SEM、TEM、XPS、UV-vis、

2927

Si和AlMASNMR、ICP-OES、N2吸附-脱附等手段对制备的复合材料的形貌、

成分和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催化剂的组成为Fe/HNaZSM-5、表面分布

了丰富的酸、碱活性位点。

通过实验对该复合材料的催化性能进行评价,确定最优反应条件,发现在较

低的反应温度下能使甲醇脱水制备二甲醚的转化率提高,并且反应过程中无副产

物生成。在180◦C下,甲醇的转化率可达到90%左右,二甲醚的选择性约为100%。

用NH-或CO-TPD测定了催化剂表面的酸性和碱性活性位点,用吡啶红外吸附光

32

谱测定了催化剂表面L酸和B酸位的分布。确定了酸位-碱位协同活化甲醇,产生

CH+和CHO-中间体、进而二者结合生成二甲醚的反应机制。采用原位红外技术

33

研究了复合材料对甲醇的吸附行为,确认了催化剂表面上CH+和CHO-中间体

33

的生成,证明该催化反应是由于表面酸、碱协同作用的反应机理,使得甲醇脱水

反应的转化率在较低温度下得以提高。并且对催化剂进行

文档评论(0)

n1u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