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车辆安全性能中假人数据特性
郭树文李志任继伟
摘要:经过多年的发展全球汽车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内的汽车行业也伴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的新阶段。国内汽车行业的发展和进步,不只简单的是产量和销量的增长,目前的车辆在性能和质量上也变得更可靠更安全。在国内强制标准和测评体系的推动下,车辆的安全性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关注,企业在车辆安全性的开发上要求更加全面细致。假人伤害评价各安全评价指标不只有其评价指标的方向性而且在特定的碰撞工况中有其固有的数据特性,经过对数据特性的总结的分析,掌握其各阶段数据的特性和表现,能够为车辆安全性能开发提供有效的指引。
关键词:被动安全正面碰撞数据特性安全法规
中国汽车行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由起步追赶阶段迈入行业领先技术引领的全新阶段。国内汽车市场已不再是追逐低价厮杀的殘酷车市。而是一个追求品质追求性能的多元化健康发展市场。目前中国市场已是多种类型车型全面发展,不仅有传统的汽油车、还有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氢能汽车等,每种车型各有其优缺点,可供消费者进行更多的选择。2020年,全国机动车交通事故达到211074起,事故造成死亡61703人,直接财产损失超过13亿元。[1]因此不论是哪种汽车,汽车安全性一直备受消费者的关注,一直都是汽车企业和消费者关注的重点。
就车辆的安全性来说,主要分为主动安全性能和被动安全性能。车辆安全性主要考虑的就是车辆在发生危险时对车内乘员提供保护的能力。车辆对乘员的保护主要是从人体生物力学损伤进行相关的评价。碰撞测试假人的伤害评价,是通过采集假人的头部、颈部、胸部和下肢四个身体部位的加速度、力、位移等伤害数据,然后将试验数据代入各部位的损伤准则进行计算而得到。[2]
2被动安全评价体系
2.1体系概况
目前的车辆安全评价体系主要分为强标类及测评类两大体系。强标是车辆上市销售的基本条件,只有满足相应国家的强标要求才能在其国内进行销售。而测评类主要是甄别车辆对乘员进行安全性能保护的能力高低,以便消费者在选车购车时,能够在众多的汽车产品中分辨其保护性能的优劣,利于消费者在选车购车时进行恰当合适的选择。
车辆碰撞安全形式分为多种类型,目前主要包括正碰、偏置碰、侧碰、侧柱碰、后碰等碰撞形式。通过在车辆上布置不同的假人,在碰撞过程中采集假人各部位的伤害情况,进行车辆安全性能评价。其中正碰及偏置碰主要测试车辆在发生正面撞击情况下,车辆对车内乘员保护的情况。侧碰及侧柱碰主要测试车辆在发生侧面撞击的情况下对车内乘员的保护。后碰主要考量车辆在发生追尾碰撞的情况下,对车内乘员的保护状况。
从国内车辆碰撞安全标准而言主要包括《GB11551-2014汽车正面碰撞的乘员保护》、《GB/T20913-2007乘用车正面偏置碰撞的乘员保护》、《GBT20913-2007乘用车正面偏置碰撞的乘员保护》、《GB/T37337-2019汽车侧面柱碰撞的乘员保护》、《GB20072-2006乘用车后碰撞燃油系统安全要求》。而国内测评体系目前主要是C-NCAP及C-IASI两大车辆安全评价体系。
2.2伤害指标概况
假人伤害评价是通过人体关键部位进行检测的。评价的具体的每个部位的评价指标分别是:头部为a3ms、HIC;颈部为剪切力FX、张力FZ、伸张弯矩My;胸部为a3ms、Vc、胸位移、胸部压缩量;大腿为大腿压缩力、膝位移;小腿为小腿压缩力、小腿胫骨指数。
假人每个部位伤害的评价指标是有方向性的,如图1中假人头部、胸部、骨盆加速度传感器从假人后部指向前部为加速度传感器X向正向,从左侧指向右侧为加速度传感器Y向,从上指向下为加速度传感器Z向。
其中头部目前的研究主要针对面颅骨损伤,该部位损伤是由于面部与汽车的接触冲击引发的,包括头皮损伤、颅骨骨折、硬膜外血肿和直达性挫伤。颅骨骨折又分为接触部位骨折或由于碰撞力的传递而造成的远隔接触损伤骨折,如颅盖骨折、颅底骨折或对冲性损伤[3]。
颈部运动包括屈曲、伸展、侧屈、回转四项基本运动及其组合。[4]颈部伤害指标评价方向如下图2所示,颈部受到从前向后的剪切力FX为正,从假人右侧指向左侧剪切力FY为正方向,颈部受到轴向拉力FZ为正,从左侧看假人颈部受到逆时针方向力矩MY为正,从头顶向下看,颈部受到逆时针力矩MZ为正方向,从假人后部向前看颈部受到力矩MX逆时针为正。
大腿伤害指标评价方向如下图3所示,大腿受轴向拉力FZ受到为正,受到轴向压缩FZ为负。
小腿胫骨压缩力通过小腿力传感器直接采集;胫骨指数由小腿力传感器采集到的力载荷和力矩载荷计算得到。指标主要反映垂直于小腿骨方向的受力以及作用于小腿上、下部位的弯曲力矩导致小腿骨、脚踝等受到伤害的情况。[5]小腿伤害评价指标方向如下图4所示,小腿受轴向拉力FZ为正,受轴向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