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19分)
1.C(A项“政论文这种文体具有假、大、空的特点”错误,材料一指出是后来文章中出现
了假、大、空的语言,并非政论文这种文体本身的特点;B项“只有这样,才能增加领导魅
力,才能扭转当前不正文风”说法过于绝对,研究毛泽东文章有这方面的作用,但不是唯
一途径;D项“不论法令是好是坏,政府与民众始终是互相维系、具有同等利害的关系”错
误,材料二认为法令好时政府与民众互相维系,法令不好时民众会阻止法令,并非始终同
等利害。)
2.B(“当时领导干部不自己执笔写文章,而交由秘书代笔的现象比比皆是”于文无据,
毛泽东强调领导干部亲自写文章,不能由此推断当时这种现象普遍存在。)
3.B(材料一第三段观点强调毛泽东政论文独特的语言风格,是对教条主义、官僚主义语
言的驳斥。A项体现了毛泽东对诗歌语言的观点,与政论文语言风格相关,可作论据;B项
主要强调革命的性质,未突出语言风格,不适合作为论据;C项运用比喻,语言生动形象,
体现了毛泽东政论文的语言特色,可作论据;D项通过形象描写,展现独特语言风格,可作
论据。)
4.①首先由读史书引发对商鞅“徙木立信”一事的思考,提出国家兴亡与民众对法令态度
相关的问题;②接着分析法令好坏与民众态度的关系,指出商鞅法令是好法令,但仍需通
过徙木立信来树立诚信,感慨民众愚昧、执政者苦心;③最后联系东西方文明,表达对“徙
木立信”可能引发他国嘲笑的忧虑,体现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深刻思考。(每点2分,共4
分)
5.①语言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善于运用比喻、借典等手法,如在政论文中随手抓形象说
理言情;②紧密联系实际,关注社会问题,对教条主义、官僚主义文风坚决斗争,强调内
容真实客观;③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说服力,能将政治思想讲出特色,使读者易于接受,
其文风足可自立门派;④思想深刻,见解独到,能以小见大,如从“徙木立信”故事中剖
析民众与执政者关系及国家命运。(每点2分,任答三点得6分)
(二)现代文阅读II(16分)
6.B(“父亲的拖延、胆怯、粗心与女儿的成熟形成反差,令人心酸”错误,父亲“不慌
不忙”是其性格特点,“胆怯地拍打口袋”是因为忘记带火柴,并非粗心,这些细节主要
体现父女相依为命的生活状态,虽有反差,但更多的是展现亲情的温暖,而非令人心酸。)
7.D(“富有戏剧性”表述不准确,文章主要讲述盖尔卡的成长经历,情节平实自然,虽
有一些情节起伏,但未达到富有戏剧性的程度。)
8.①第一处表现了父亲对女儿深深的爱和珍视,他想表达对女儿的亲昵之情,却因不善言
辞而无法说出,只能将情感压抑在心中;②第二处体现了父亲对女儿的依赖和害怕失去女
儿的心理,黑夜让他感到孤独,女儿是他的精神支柱,他紧紧抱住女儿,仿佛这样就能抵
御黑暗和孤独。(每点2分,共4分)
9.①运用拟人修辞,将傍晚比作温和、长胡子、沉默寡言的老爷爷,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傍
晚宁静、祥和的氛围;②通过想象老爷爷在山后抽烟斗、讨皮袄、睡觉等一系列动作,赋
予傍晚以人的行为和情感,使景色富有生气和故事性;③使用拟声词“呼呼哼”“沙沙”,
模拟老爷爷的呼噜声和树叶声,增强了描写的生动性和画面感,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每
点2分,共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20分)
10.A、D、G(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11.B(“居域中之大”的“居”为“处于”之意,与“居贿”的“居”意思不同。)
12.C(“做到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过度解读,文中只是说孔子出仕不在乎官职大小,
注重德行,未提及“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13.(1)我韩起将要灭亡的时候,全靠您拯救了我,不是我韩起一个人敢单独承受(您的
教诲),恐怕从我的祖宗桓叔以下的子孙,都要感激您的恩赐。(“将亡”“存”“专承”
“嘉”各1分)
(2)世人如果能够了解善行,即使地位卑贱也仍然是显赫的;如果不能辨别明白,即使地
位尊贵也仍然是耻辱的。(“知善”“虽”“别白”“辱”各1分)
14.①材料一强调修身是根本,通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来修身,进而实现齐家、治
国、平天下的目标,侧重于修身的方法和步骤;②材料二通过叔向贺贫,阐述君子应忧虑
德行是否建立,而非财富不足,强调修身在于立德;③材料三以王充为例,说明修身要不
慕富贵,不患地位高低,注重德行修养,做到身处不同地位时操行和品德一致,侧重于修
身应有的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北京市西城区2024-2025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四年级语文(含答案).pdf
- 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第四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pdf
- 广东省肇庆市肇庆鼎湖中学2024-2025学年上学期高一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pdf
- 甘肃省武威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pdf
- 广东省江门市新会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语文考试题(含答案).doc
- 河南省郑州市上街实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 辽宁省名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联合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pdf
- 天津市咸水沽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pdf
- 甘肃省天水市第二中学、新梦想高考复读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份大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pdf
- 山西省长治市屯留区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12月月考九年级语文试卷(含答案).pdf
- 吉林省吉林市丰满区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含答案).pdf
- 上海市奉贤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pdf
- 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A卷)(含答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