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东北三省一区(黑吉辽蒙)学海领航高三下学期联合模拟考试(二模)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2025届东北三省一区(黑吉辽蒙)学海领航高三下学期联合模拟考试(二模)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级中学名校试题

PAGE

PAGE1

2025届东北三省一区(黑吉辽蒙)学海领航高三下学期

联合模拟考试(二模)历史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2020年,考古工作者在山东日照两城镇龙山文化遗址中发现多件带神人兽面纹的玉琮,其纹饰风格与浙江良渚文化典型玉器高度相似。这一发现可以佐证()

A.黄河流域玉器使用走向普及 B.良渚文化对黄河流域产生影响

C.礼制在龙山文化时期已成熟 D.中华文明产生之初的各具特色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山东日照属于黄河流域,浙江良渚属于长江流域,龙山文化遗址中玉器纹饰风格与良渚文化典型玉器相似,说明良渚文化对黄河流域产生了影响,B项正确;材料仅提及在山东日照两城镇龙山文化遗址发现多件带特定纹饰的玉琮,不能由此得出黄河流域玉器使用走向普及的结论,“普及”一词过于夸大,排除A项;材料中只是描述了玉器的纹饰风格,并未涉及礼制的相关内容,无法得出礼制在龙山文化时期已成熟的结论,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山东日照两城镇龙山文化遗址玉器与浙江良渚文化玉器纹饰风格相似,体现的是文化之间的联系,而不是中华文明产生之初的各具特色,排除D项。故选B项。

2.唐代书法家张怀瓘在《书断》中评价王羲之“增损古法,裁成今体”,其楷书、行书、草书均形成独特风格。宋代米芾则称颜真卿楷书“突破二王(王羲之、王献之)法度,自成一格”。这一现象最能体现中华文化的特点是()

A.本土性与原创性 B.连续性与创新性

C.多样性与包容性 D.统一性与保守性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增损古法,裁成今体”“突破二王法度,自成一格”可知,王羲之在书法上继承古法又有所创新,形成今体;颜真卿突破二王法度,自成一格,这体现了中华文化在传承过程中的连续性与创新性,B项正确;材料中强调的是在继承传统基础上的创新,并非单纯的本土性和原创性,材料未突出书法完全是本土原创而没有继承前人,排除A项;材料主要体现的是书法艺术在时间上的传承与创新,没有重点体现文化的多样性以及对其他文化的包容,排除C项;王羲之、颜真卿的书法都是在创新,并非保守,与材料所表达的意思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3.唐玄宗开元年间,宰相张九龄上疏指出:“中书承旨拟诏,门下封驳频仍,政事多滞,乞令两省共议,速决政务。”其言论主要针对三省制运作中()

A.分工协作的不足需完善 B.中书省决策权过度集中

C.门下省审核职能的弱化 D.尚书省执行效率的低下

【答案】A

【解析】张九龄指出中书省承旨拟诏,门下省封驳频繁,导致政事多有停滞,希望两省共议、速决政务,这体现了他认为三省制在分工协作方面存在不足,需要加以完善,A项正确;在三省制中,中书省负责决策,但门下省有封驳权,尚书省负责执行,三省相互制衡,并非中书省决策权过度集中,与材料中“门下封驳频仍”不符。排除B项;材料中“门下封驳频仍”表明门下省审核职能并未弱化,而是正常行使权力,只是因封驳过多导致政事停滞。排除C项;材料中未提及尚书省的执行情况,主要强调的是中书省和门下省在决策和审核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尚书省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4.宋代科举考试中,进士科“以诗赋取士”,士人竞相研习韵律辞藻。叶梦得《避暑录话》,载:“四方学者,望京师而聚,昼夜研习,唯恐不及。”这一现象直接推动了()

A.理学的官方化 B.市民文学兴盛

C.印刷技术革新 D.唐诗的再繁荣

【答案】C

【解析】士人对诗赋等知识的大量学习需求,使得书籍、文献的需求量大幅上升。为了满足这种需求,印刷业需要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从而推动了印刷技术的革新。C项正确;理学官方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与科举考试以诗赋取士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排除A项;市民文学兴盛主要是由于宋代城市经济的繁荣,市民阶层的壮大,他们对文化娱乐的需求增加,以及文学艺术逐渐走向世俗化等因素导致的,与科举考试中诗赋取士对士人研习的影响没有直接关联,排除B项;虽然进士科“以诗赋取士”会促使士人学习诗赋,但宋代的诗歌创作在风格和内容上已与唐诗有很大不同,形成了独特的宋诗风格,并非是唐诗的再繁荣。排除D项。故选C项。

5.明初《大明律》规定:“凡沿海民人私与海外诸番贸易者,杖一百,货物入官。”但明中叶后,福建地方志记载:“滨海民众以海为田,走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iaoyez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