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PAGE1
PAGE0
20古诗三首
【教学目标】
1.认识“返、苔”等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抹”,会写“返、望”等12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望天门山》。
3.能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
【教学重难点】
能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
【教学准备】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会写“望、断、楚、至、岸、孤”6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望天门山》,能背诵并默写。
3.能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
【教学过程】
板块一谈话导入,读懂诗题
1.教师谈话导入,引出诗人李白,以“你们学过他的哪些诗”提问,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李白。教师对李白补充介绍,并出示其佳作《望天门山》。(课件出示《望天门山》,教师板书诗题。)
2.读懂诗题: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诗题“望/天门山”。李白“望”到了什么?“天门山”又是怎样的一座山呢?
板块二读通诗句,读出节奏
1.自由朗读《望天门山》,要求:读通诗句,读好停顿。
2.个人展示读。(课件相机呈现七言诗2/2/3的朗读节奏划分)教师提示学生拿起笔在自己的课本上画一画。
3.教师范读。引导:读古诗,不仅要读出节奏美,还要读出它的韵律美,关注“楚江开”“日边来”押ɑi韵。
4.学生各种形式地练读。
板块三抓关键词,想象画面
1.厘清景物,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默读古诗,找一找每句诗分别写了什么景物,用笔圈出来。(预设圈画:天门、楚江、碧水、青山、孤帆、日。)
(2)结合注释,了解“天门”“青山”都是指“天门山”,“楚江”指流经楚地的长江部分,“碧水”指“长江水”。
2.抓关键字词想象画面。
(1)聚焦“断”“开”想象画面。
①根据“断”的构字特点想象画面。(课件出示“断”字的小篆字形图)引导:左边像一把刀把两束丝完全剪断,右边像一把锋利的斧子。看到这个“断”字,你们能想象到天门山是怎样被分开的吗?
②聚焦“开”字想象画面。(在黑板上贴“山”字的卡片)引导:假如这是天门山,那么把天门山给分开的“大手”是什么?(教师演示动作)
(2)理解“至此回”。引导:想象江水经过天门山时奔腾回旋的画面,进一步体会山险水涌的自然美景。
板块四品词入境,感悟诗情
1.品“出”“来”,想象画面。
(1)诗人乘船离天门山越来越近了,想象第3、4句诗描写的画面。(2)师相机质疑:两岸的青山是怎么“出”的?孤帆是怎么“来”的?(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讨论:当你坐车或骑车行驶在路上的时候,路前方的景物带给你怎样的感受?体会诗句中“出”“来”所描写的情形。)(3)体会诗人愉悦的心情和对壮丽河山的喜爱之情。
2.由“孤帆一片日边来”中的“孤帆”,联系《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孤帆”,体会诗人的不同心境。
3.总结学习这首诗的方法。
板块五积累背诵,指导书写
1.背诵积累。
(1)齐读全诗,男女生比赛读。(2)填充诗句,指导背诵。(3)出示与诗句相关的图片,学生配相应诗句。
2.指导默写整首诗。
(1)重点指导书写“断”“楚”。(2)指导古诗书写格式。(3)生自主默写,师巡视。
3.推荐学生自主阅读李白写的其他山水诗。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返、苔、亦、宜”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抹”,会写“返、饮、亦、欲、抹、宜”6个字。
2.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鹿柴》和《饮湖上初晴后雨》诗句的意思。
3.想象《鹿柴》和《饮湖上初晴后雨》描绘的景色。
【教学过程】
板块一回顾学法,导入新课
1.背诵《望天门山》。
2.回顾学习《望天门山》的方法:(1)读通诗句,读出节奏;(2)借助注释读,抓关键字词想象画面;(3)品词入境,感悟诗情。
3.明确学习任务:今天我们要运用这样的学习方法,学习本课另外两首古诗,去领略古时鹿柴和西湖的美丽风光。
板块二迁移学法,学习《饮湖上初晴后雨》
1.过渡揭题:(1)师谈话引出诗题。(2)(师板书诗题)指导学生正确读诗题,猜诗意。
2.简介诗人苏轼及本诗的写作背景。
3.运用学过的方法自学古诗。
(1)(课件出示学法)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小组内交流,教师相机指导朗读,注意字音、朗读节奏。
(2)检验自学效果: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大家都读懂了吗?你的脑海里浮现了怎样的画面?
①(出示晴天西湖)你想到了哪个词语?(板书:潋滟)假如你正和苏轼坐在船上同游,你会看到什么样的美景?想象说话:金色的阳光洒在西湖上,西湖碧波荡漾,波光粼粼。(课件出示诗句)
②“西湖之雨”你们又是抓住什么关键词感受到的?(板书:空蒙)
(出示雨天西湖)想象说话:轻纱似的雨洒在西湖上,西湖云雾迷蒙,群山若隐若现。(课件出示诗句)
③多种形式赏读“晴、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小学语文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2025秋).doc
- 小学语文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教案(2025秋).doc
- 小学语文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案(2025秋).doc
- 小学语文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案(2025秋).doc
- 小学语文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案(2025秋).doc
- 小学语文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案(2025秋).doc
- 小学语文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案(2025秋).doc
- 小学语文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案(2025秋).doc
- 小学语文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2025秋).doc
- 小学语文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全册教学反思(2025秋).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