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浸润性小叶癌的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pdfVIP

乳腺浸润性小叶癌的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乳腺浸润性小叶癌的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

乳腺浸润性小叶癌(ILC)比较少见,人们虽然对经

型ILC已经有了比较多的了解,但对其组织学的多样性去1认

识的不够深入。本文的目的是在对ILC的各种组织学类型做

一较全面论述的基础上,对其诊断及鉴别诊断问题进行讨论,

使人们对ILC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

临床

ILC的发病年龄,我们的一组资料4(3例)为27-81岁,

平均51岁,和文献报道的相似,老年患者比35岁以前的妇

女常见。累及双侧乳腺比例较高。

几乎所有的患者均出现乳腺肿块,且常没有明显的界限,有

些病例只表现为乳腺增厚,或小结节感。大的肿块可固定,

并引起皮肤挛缩,表浅且较小的瘤块也可引起局部皮肤改变。

乳腺影像学检查,最常见的图像是不对称性的、没有明确边

缘的密度改变,钙化灶少见。

肉眼检查

表现为从没有明显的改变到累及整个乳腺的弥漫性病

变。型病例形成具有不规则边缘的肿块,质地硬到坚硬。

因为肿瘤和周围组织融为一体,所以用手触摸比用眼观察更

易确定其边界。切面大多数病例为灰白色,有硬化性和纤维

性外观,一般没有出血、钙化和黄白色条纹,也没有囊腔形

成。有些切除标本肉眼看不到异常,触之只是稍硬、有橡

皮感或揉面感,给人一种良性病变的感觉。有的病例形成无

数的小硬结,触摸有砂粒感,局部与硬化性腺病类似。

形态学改变

细胞类型

我们的一组资料中,有81%的ILC病例为小细胞性和(

浸润性导管癌相比)。实际上在这类小细胞中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真正的小细胞,核间质深染,无核仁,胞浆少,嗜血

红性。另一类是中小细胞,核染色质细,有时可见小核仁,

胞浆稍多,淡染透明或伊红色。上述两种细胞都比较圆,均

匀一致,核多形性和异型性均不明显,有小的核裂,核分

裂亦少见。另外,部分细胞中见到胞浆黏液空泡,有的呈

印戒样,有些空泡中间见嗜酸性小红球,这种小红球

AB/PAS染色阳性。此外,还有少数病例癌细胞比较大,多形

性和异形性比较明显,细胞核偏位,染色质粗,核仁常较

明显,类似浸润性导管癌细胞。许多癌细胞胞浆丰富,呈嗜

酸性颗粒状或泡沫组织细胞样,有的细胞呈肌样或浆细胞样

亦见到胞浆内空泡和小红球结构,核分裂较易看到。

组织结构类型

ILC的组织构型比较复杂,主要有:①经典型:癌细胞

一般比较小,缺乏粘附性像撒石子一样散布在胶原化的同质

中。癌细胞常表现为单个细胞线状排列,在区域性范围内

有一定的方向性,或者围绕残存的腺管呈“靶状”或洋葱皮

样浸润。有的病例像硬癌一样,癌细胞呈散在浸润。②腺泡

型:浸润细胞呈实性类圆形细胞巢,每个癌巢一般由20-

30个以上癌细胞构成。细胞比较小,排列紧密或松散。胞浆

淡染或呈透明状。③实性弥漫型:癌细胞呈弥漫片状分布,

细胞小到中等大,缺乏粘附性,或者细胞界限不清,间质成

分少,坏死和核分裂象均少。④印戒细胞型:癌细胞大部分

呈印戒细胞样。⑤黏液型:有大量的细胞外黏液,并形成黏

液湖,周围有小叶原位癌或ILC的各种形态。⑥小梁型:癌

细胞呈两排细胞以上的条索状或小梁状浸润。⑦小管型:细

胞排列呈发育不好的小管状,其管腔常狭小和闭塞,但形状

比较整齐。⑧多形型:癌细胞比较大,多形性异形性均比较

明显。⑨混合型:上述组织学类型均不占优势,表现为两种

或两种以上类型的混合。

以上各亚型之间在形态学上有许多共性,我们的资料显

示:74%的病例具有靶样结构和“列兵样”排列(或称单列

线样排列),83%的病例癌灶中残留正常小叶单位,53%的病

例癌组织呈跳跃式分布(或称多灶性),65%的病例有小叶

原位癌存在,40%的病例癌内

以出现索条状、线状假浸润的图像,也排列成洋葱

皮样的结构,甚至累及周围神经和血管壁,低倍镜容易和ILC

混淆。以下几点有助于区别:①硬化性腺病变浸润的腺体明

显压,仍可见有两种细胞。ILC为一种细胞,均匀一致,

一般不压有(时可以出现细胞变形压的人为现象)。②

硬化性腺病一般可见小叶轮廓;ILC小叶结构破坏,但病变

可呈跳跃性,之间存在残留的正常小叶。③硬化性腺病的基

质内可见到梭形细胞;IL

文档评论(0)

专注于电脑软件的下载与安装,各种疑难问题的解决,office办公软件的咨询,文档格式转换,音视频下载等等,欢迎各位咨询!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