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从中日贸易实际探究汇率对贸易的影响
汇率可视为一国货币在国际贸易中的购买力,对一国的经济发展十分重要。国家政府常常通过调节汇率来影响国际贸易,从而达到调节经济的目的。另一方面,不同的国家遵从的汇率制度不同。西方国家大多信奉浮动汇率制,即相信市场是有效的,能够自己维持合理的水平。但是在布雷顿森里体系崩溃之后,大多数政府开始意识到市场是需要管控的,从而开始加强对汇率市场的干预。我国的汇率制度经历了多次变革,每次都是为了更好的适应当时的经济发展状况。本文就是通过梳理我国对日本的汇率的发展以及对我国贸易的影响,希望能够探究长期来看,在我国汇率中性理论是否成立。
1我国汇率与贸易的发展
1.1进口主导时代
从建国到八十年代初,我国的汇率一直保持在高值。100日币大概兑换人民币0.8元左右。此时,我国刚开始发展,工业水平较低,生产能力低下。同时,农作物等的初级产品每年的产量也不是非常多,无法大量出口。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我国工业的起步发展,就需要从外国进口,包括生活用品和生产用品。工业生产用的机械也全部是进口。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的进口需求巨大,出口能力较差。维持人民币高值,有利于我国进口产业的发展。
1.2出口快速发展阶段
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生产能力有了大幅提高,不进能够满足国内的需求,而且能够出口创汇。并且,当时我国十分缺少外汇,所以鼓励我国企业出口创汇。在这样的经济背景下,人民币开始贬值。从八十年代初到九十年代中,我国汇率从0.8左右,一路贬值到每100日元兑换9元人民币。虽然人民币贬值对我国的进口行业有一定的负向冲击作用,但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后经济迅速发展,人民收入提高,国内财富不断累积,我国的购买能力也在提高。所以从总量上看,我国的进口在这一阶段还是保持不断增长的。出口方面,由于人民币的大幅贬值而得到大力发展。我国对日本的出口额增长近5倍。1996年,中国对日本出口达到400亿美元。这时,从出口产品的结构来看,主要以初级产品为主。出口产品占到总出口的95%多。
根据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一国会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比较优势是指,该国生产某产民的相对成本,低于对手国家,那么该国就会出口该产品,从而双方都能够从贸易中获益。对于当时的我国来说,劳动力丰裕,土地面积大,农产品产量多。同时工业刚起步不久,很多产品的生产还是比较困难,加之大量零件进口,生产成本也比较高。所以,农产品相对工业产品的生产成本,肯定是低于日本的。换句话来说,也许我国的农产品的生产成本是1/00的工业品,但是日本的成本是1/20,那么就可以说我国在初级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大量出口初级产品,符合古典贸易理论,能够促使贸易双方都得益。
1.3出口转型
从九十年代后半段,到2010年前后,人民币兑日元汇率一直维持在一个比较低位的水准,100日元兑换7-8人民币左右。在这个期间,我国对日本的出口额近一步增长,从400亿美元增长到1200亿美元。出口额不仅在总量上有所突破,而且在内部结构上也发生了一些变化。80年代前,我国的出口主要以初级产品为主,从90年代开始,我国出口中工业产品的占比会逐渐增加。1992年我国初级产品在出口总额中占比为92%,2005年这一比例减少到52%。2010年更是不足50%。人民币价值低,虽然不利于我国进口,但是能够促进进口替代的发展。由于进口成本较高,所以我国企业更加专注于自我技术的提高和自我生产,这就促进了我国生产能力的提高。与之相伴的,工业品的相对生产成本的降低。根据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我国更加倾向于出口工业产品,从而贸易获利。从1995年到2010年,15年的时间,我国的出口大幅增加,而且从出口结构也在改变,可以看出,汇率贬值对我国的出口行业有质的改变,并不符合汇率中性理论。
1.4产业内转型
2010年后,我国又实行了一次人民币升值,对日元汇率从每100日币兑换8元人民币变到6元人民币,升值近25%。按照古典理论,货币升值会对出口造成较大打击,但是我国对日本的出口在2010年后反而增长。这和古典的经济理论看起来好像是相互违背。实际上一方面是因为日本对于我国的贸易依存度提高,双方的贸易合作关系加深,日本的一些产品如果转换合作方,转移成本高,所以即使汇率升高一些也会继续合作。另一方面,汇率弹性较小的资本密集型工业制成品的出口量在提高。从2010年的6%提高到2015年的8%。相比于劳动力密集型工业制成品,资本密集型产品的原料中进口占比比较高,在人民币升值的情况下,其生产成本就会降低,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其出口的压力。而且,资本密集型产品比劳动力密集型产品的竞争力高。随着我国人口红利期逐渐过去,劳动力价格提高,劳动力密集型产品的低价优势正在逐渐过去,其高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