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4《致云雀》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必修上册2.4《致云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雪莱的相关常识和文化背景。理清文章思路,理解本诗节与节之间环环相扣的特点。
2.把握云雀的象征意义,理解诗人对光明的向往和对理想的追求。
3.分析文中比喻、对比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理解青年雪莱对自由的向往与呼唤,感知他如云雀般勇敢、快乐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难点
把握云雀的象征意义,理清文章思路,理解诗人对光明的向往和对理想的追求。
教学过程
一、初读感知
1.导入新课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这句诗出自浪漫主义诗人雪莱《西风颂》,表面上说冬天来了,那春天马上就会到来,实质上指熬过了痛苦与艰难,就将迎来美好的春天,光明的前途。告诉了人们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积极向上,永不放弃。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雪莱的另一首经典之作《致云雀》。
2.作者介绍
雪莱(1792—1822),英国著名作家、浪漫主义诗人,1813年完成叙事长诗《麦布女王》,1822年在海上遭遇风暴逝世。被誉为“诗人中的诗人,与拜伦并称为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双子星座”,恩格斯称他是天才预言家。
3.写作背景
这首诗是1820年夏季一个黄昏,雪莱在莱杭郊野散步时听到云雀鸣叫有感而作。当时黑暗恐怖正笼罩着整个英国社会,大规模的圈地运动,严重的经济危机等使得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百姓流离失所,暴政几乎压得人透不过气来,因此人们对光明和幸福生活的渴盼非常迫切,而雪莱的这首诗,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人们的这一迫切愿望。
二、文本详析
1.分析诗歌层次。
明确:
第一部分:
第1节,对云雀及其歌声的总体评价和赞美。
第2节,描述云雀从地面一跃而起的姿态和边飞边唱的特性。
第3-4节,描绘云雀在晴空中迎接朝阳或送走夕阳时的欢快明朗形象
第5-7节,以星光的利箭、明月的清辉、霓虹彩霞降下的美雨来比喻云雀的歌声。
第二部分:
第8节,将云雀比作诗人。
在第9至11节中,诗人将云雀的歌声妙喻为贵族少女的甜美情歌、夜空中飞舞的萤火虫与其流光溢彩、玫瑰花与其沁人心脾的香气。
第12节进一步阐述,云雀的歌声并非仅仅代表着明朗、清新和欢乐。
第三部分:
从第13节到第15节,诗人探讨了美的本质。
第16节和第17节则追寻欢乐的真谛。
第18节至第20节,诗人探究了无法感受快乐的根本原因。
第四部分:
第21节,诗人以感慨的语气表达了他渴望拥有云雀般的欢愉。
2.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诗人运用浪漫主义的手法,热情地赞颂了云雀,表达了作者追求光明、蔑视黑暗以及向往理想世界的精神。
3.《致云雀》中,诗人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
明确:①诗人运用浪漫主义的手法,热情地赞颂了云雀。在诗人的笔下,云雀是欢乐、光明、美丽的象征。
②诗人运用比喻、对比、设问的手法,对云雀加以描绘。他把云雀比作轻云、星星、诗人,比作深闺中的少女,比作萤火虫,使云雀美丽的形象生动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
诗人把云雀的歌声同春霖洒落的声息、赞婚的合唱、凯旋的欢歌相比,突出云雀歌声所的巨大力量。诗歌最后将凡人和云雀对比,我们渴求虚无之物,被现实束缚,但是云雀已超越一切。因此,现实生活中的我们永远被外物所累,永远不可能超过云雀。
三、深入探究
1.第13—15节在这三节诗中,诗人认为“爱情或醇酒的颂歌赞婚的合唱”凯旋的欢歌都是“空洞的浮夸”总有着贫乏,都不能与云雀的歌唱相比,诗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看法(讨论)
明确:雪莱认为,没有高尚的思想、情操,便无从创造美的艺术作品。“赞婚的合唱”和“凯旋的欢歌之所以必定贫乏,是因为在他看来,传统的婚姻制度不过是人压迫人的秩序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带来“凯旋”的战争和暴力本身则是“一切罪恶的根源。第15节提出了艺术与生活和自然的关系。雪莱认为,艺术是生活的“维妙惟肖的再现”。雪莱也非常重视想象,“诗可以解作想象的表现。不过,他所推崇的想象也来源于生活。他在谈到自然风光、山川姿色、人间暴政、战争场景和人类各种文明成就时说:“我就是从这些源泉中吸取了我的诗歌形象的养料。”绮丽的浪漫主义之花,也深深植根于现实生活的土壤。
2.诗歌的最后四个小节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
明确:在诗歌的最后四个小节中,诗人运用了对比,将凡人和云雀也可以说是现实中的自我和理想中的自我做了对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少年闰土》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
- 中考专题文学类文本阅读之句子赏析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
- 22 读不完的大书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
- 1《长征胜利万岁》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docx
- 19《咕咚》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
- 7《静夜思》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
-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口语交际名字里的故事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共20张).docx
-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口语交际请教》(+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
-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期末小升初拼音字词专项训练-(含答案).docx
-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习作那次玩得真高兴》(+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