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言:与同学们谈地理的讲义-2024-2025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册人教版(2024.docxVIP

绪言:与同学们谈地理的讲义-2024-2025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册人教版(2024.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绪言:与同学们谈地理

一、地理是什么——万物皆地理

(一)从“印象”到“认知”

你眼中的地理是什么?是“无聊”“难学”,还是“有趣”“有用”?其实,地理就像一位“隐形朋友”,时刻围绕在我们身边:

-满天星辰的运行规律是地理;

-风云变幻的天气现象是地理;

-山高谷深的地形地貌是地理;

-城市建设的布局、动物的迁徙、甚至我们穿的衣服、吃的食物,都藏着地理的奥秘。

(二)地理的本质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易经·系辞》就提到:“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地理的本义是“研究地球表面的自然与人文现象及其规律”,既包括山脉、河流、气候等自然环境,也包括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简单来说,地理就是“谈地说理”——探索大地的规律,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

二、地理学什么——世界的“说明书”

初中地理将带我们开启一场“地球探索之旅”,主要包括:

1.七年级(世界地理):

-地球的“运动密码”:地球自转与公转如何产生昼夜、四季?

-大洲与大洋: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有什么规律?

-气候与自然景观:热带的雨林、寒带的冰原,为何差异如此之大?

-国家与文化:不同国家的风土人情与地理环境有何关联?

2.八年级(中国地理):

-中国的地形与河流:长江、黄河为何被称为“母亲河”?

-气候与农业:南稻北麦、东耕西牧,背后是怎样的地理逻辑?

-城市与发展:为什么东部地区城市更密集?

通过这些内容,我们将学会解读世界的“说明书”,理解地理环境如何塑造世界的多样性。

三、地理有何用——生活的“智慧锦囊”

地理不仅是课本上的知识,更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渗透在我们的衣食住行中:

(一)衣:服饰与地理

-藏族同胞的藏袍“白天脱一只袖子,晚上裹全身”,适应青藏高原昼夜温差大的气候;

-东北人冬季穿厚重的羽绒服,海南人常年穿短袖,是因为纬度差异导致的气温不同。

(二)食:饮食与地理

-南方以米饭为主,北方以面食为主,因为南方气候湿润适合种水稻,北方相对干旱适合种小麦;

-四川、湖南人爱吃辣,与当地气候潮湿、吃辣可驱湿有关。

(三)住:民居与地理

-陕北窑洞“冬暖夏凉”,适应黄土高原的气候与土壤特点;

-云南竹楼架空设计,可防潮、防蛇虫,适应热带季风气候。

(四)行:交通与地理

-山区公路多呈“之”字形,为了降低坡度,适应崎岖地形;

-沿海地区多港口,因为濒临海洋,便于海运。

(五)更大的价值

-国家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体现了地理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袁隆平院士培育杂交水稻,需考虑不同地区的气候、土壤条件,这也是地理的应用。

四、地理怎样学——打开地理的“钥匙”

学好地理,只需掌握“四步法”:

1.看:做生活的“观察者”

-观察每天的天气变化、季节更替;

-留意小区的建筑朝向、街道的走向,思考背后的地理原因。

2.问:做问题的“发现者”

-为什么冬天白天短、夏天白天长?

-为什么北方冬天会下雪,南方却很少见?

-带着好奇心提问,是学好地理的起点。

3.用:善用地理“工具”

-地图是地理的“第二语言”,学会看地图、用地图,能帮我们定位、分析区域差异;

-地球仪、地理模型等工具,能帮我们理解抽象的地理概念(如地球运动)。

4.联:联系实际“活学活用”

-旅行时,关注当地的地形、气候与文化的关系;

-看新闻时,思考自然灾害(如地震、台风)与地理环境的关联。

五、课堂约定:我们的“地理成长树”

-每节课前,准备好课本、笔记本和地图册;

-课堂上,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大胆分享你的发现;

-课后,记录生活中的地理现象,让我们的“地理成长树”枝繁叶茂。

地理的世界远比我们想象的更广阔。从今天起,让我们带着好奇出发,用地理的眼光重新发现世界!

课后任务:我的“地理发现”

1.观察身边的一个地理现象(如傍晚的晚霞、小区的朝向、家人的祖籍),用文字或图画记录下来,下节课小组内分享。

2.(选做)查找一句与地理相关的诗词(如“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思考其中蕴含的地理知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教学设计优秀老师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专注于教育领域的教案,课件,试卷的制作和写作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5年07月07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