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琵琶行(并序)》课件 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上册.pptxVIP

8.3《琵琶行(并序)》课件 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上册.ppt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导入:

两千多年前,一个文人雅士,一个山野樵夫,是音乐,让他们共享高山流水情。一千多年前,

一个文人骚客,一个天涯歌女,是音乐,让他们再次演绎了千古不衰的知音绝唱。为什么音乐会让素不相识的人产生共鸣呢?今天我们走进白居易的《琵琶行》,聆听这美丽而动人的旋律。;

琵琶行;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了解白居易诗歌风格;

2.了解“行”这种诗歌体裁的相关常识。

3.学习小序部分,整体感知文本。;

白居易,中唐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继杜甫之后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写文章要贴近现实,贴近事实,要把握时代脉搏。)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

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诗风清新自然,通俗易懂。,被称为“老妪(yù)能解”,白居易每做一首诗都念给不识字的老婆婆,不断地修改,直到她能听懂才把诗定稿,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写作背景

《琵琶行》作于唐宪宗元和十一年(公元816年)秋天,

时白居易四十五岁,任江州司马。

白居易在元和十年以前先是任左拾遗,后又任左赞善大夫。元和十年六月,唐朝藩镇势力派刺客在长安街头刺死了宰相武元衡,刺伤了御史中丞裴度,朝野大哗。藩镇势力在朝中的代言人又进一步提出要求罢免裴度,

以安藩镇的“反侧”之心。这时白居易挺身而出,坚决主张讨贼,认为否则国将不国。白居易这种主张本来是对的,但因为他平素写讽喻诗,得罪了许多朝廷的权贵,于是有人就说他官小位卑,擅越职分。;

写作背景

其后又被诽谤说,白居易母亲因看花坠井而死,而白居易却作“赏花”诗,“有伤明教”,于是贬之为江州司马。司马是州刺史的副职,实际上在中唐时期这个职位是专门安置“犯罪”官员的,是变相发配到某地去接受监督看管的。

这件事对白居易影响很大,是他思想变化的转折点,从此他早期的斗争锐气逐渐销磨,消极情绪日渐增多。

此年秋天,于浔阳江上闻人弹琵琶,伤感不已,作此诗。;

时期;

解题:

《琵琶行》原作《琵琶引》。白居易还有

《长恨歌》。歌、行、引是古代歌曲的三种形式,常统称“歌行体”,属于古体诗。是一种具有铺叙记事性质的歌辞。

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句法长短不一,富于变化。唐以后,一般采用五言、七言古诗体裁。可叙事,可议论,可抒情。例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短歌行》都属于歌行体。本诗是一篇抒情色彩很浓的七言长篇叙事诗。

“并”有“连”“附”的含义。“并序”一般出现在题目中。其内容介绍与诗文密切相关的人、事、物。;湓浦pénpǔ;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梳理琵琶女和白居易的人生境遇,分析二人人生境遇的相似性;

2.体会“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思想内涵。;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土,唐代现实主义诗人,

被后人誉为诗魔;

白居易与元稹友情甚笃,世称元白;

在文学上倡导新乐府运动;

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

代表作《琵琶行》《长恨歌》《卖炭翁》;

新乐府运动新乐府运动,诗歌革新运动,由唐

代诗人白居易、元稹、张籍、李绅等所

倡导,主张恢复古代的采诗制度,发扬《诗经》和汉魏乐府讽喻时事的传统,

使诗歌起到“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作用,强调以自创的新的乐府题目咏

写时事,故名新乐府。所谓新乐府,

是相对古乐府而言的。;;

思考:小序写了哪些内容?对全诗有什么作用?;

02

江上聆听琵琶曲

01

江头送客

闻琵琶;

《琵琶行》是一首叙事诗,塑造了琵琶女和诗人

自己两个人物形象。

诗人是用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将琵琶女和诗人自己连接在一起的?

2.“沦落”怎么理解?谁是沦落人?

“沦落”是沉沦流落、遭遇坎坷,失意无欢的意思。文中沦落人是指琵琶女和诗人自己。;

人物分析——为何“同是天涯沦落人”?

1.诵读第三段,梳理琵琶女的人生境遇。;;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从帝都被贬至浔阳,且身

体不佳

写贬谪之地的凄凉贫苦生活

(缺少音乐)

写谪居之地的低洼潮湿、野草丛生

(凄苦、无权无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8****252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