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第4课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一、学情分析
本课相关内容学生在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11-15课中对于汉朝的兴衰历程、巩固措施和科技文化已经有过较为系统的学习和了解;需要通过高中课堂的学习补充有关削藩的内容,进一步深化理解汉朝巩固统一的重要举措和历史意义,明晰两汉衰亡的原因,对在初中掌握详细史实的基础上,从唯物主义史观的视角梳理西汉与东汉的兴衰。
二、目标设计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对本课的要求是:通过了解汉朝削藩、开疆拓土、尊崇儒术等举措,认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及巩固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通过了解汉朝的社会矛盾和农民起义,认识两汉衰亡的原因。据此,本课程的目标设计如下:
通过对相关史料的分析了解汉初的状况。(时空观念、历史解释)
通过相关图片、文字、实物史料,认识汉朝巩固统一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措施的实施及其影响。(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通过汉代疆域地图说明军事方面的举措增强民族认同感。(时空观念、家国情怀)
分析汉朝的尖锐的社会矛盾,探究汉朝灭亡的历史原因和经验教训。(唯物史观、历史解释)
概述两汉文化的成就,能够从中认识到文化成就是汉代大一统国家的盛世景象,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民族和睦为文化发展繁荣提供了条件。(家国情怀)
三、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地位及结构分析
本课是《中外历史纲要》第一单元第4课,为本单元的最后一课。汉在秦建立封建中央集权的体制的基础上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是对封建制度和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汉朝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统治持续时间较长,其制度方面的建设和完善也为后续的统治提供了借鉴与参考,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发展。
本课包括四个子目:西汉的建立与“文景之治”、西汉的强盛、东汉的兴衰、两汉的文化。前三个子目按照时间顺序讲述西汉的建立、稳定、强盛、灭亡和东汉的重建、中兴、名存实亡,最后一个子目则是总结了汉代的璀璨的文化。
教学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两汉统一多民族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上的巩固措施。
教学难点:两汉衰亡的历史原因。
板书预设计
四、学法教法
本课是新授课,课时为2课时。
学法有图文阅读法、材料分析法、问题探究法、对比分析法等。
教法有大单元整合法、多媒体演示法、阅读指导法、问题教学法、讲授法等。
五、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素材展示]
汉水--汉中--汉王--汉国--汉朝--汉人--汉族
[教师引导]
大家都知道,我们中国有56个民族,其中55个是少数民族,那么汉族作为唯一一个多数民族这个名称是怎么来的呢?古代以为汉江是与银河对应相连,汉在古代就是银河的意思,因此汉江被称为汉水,汉中因汉水而得名,刘邦被封于汉中因此为汉王,所有他建立的国就是汉,人们都称自己为汉人,周边称呼汉人习惯了,就有了汉族。这个称谓延续到唐朝,在诗词中以汉称唐,辛亥革命孙中山打出五族共和的旗号时所用也有汉族。
[过渡]
那么,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我们不称自己为秦人或者是更早一点的华夏人呢?正如《汉武大帝》开篇序幕词中写到的:他建立了一个国家前所未有的尊严;他给了一个族群挺立千秋的自信;他的国号成了一个伟大民族永远的名字。汉朝作为一个封建大一统帝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上的成就都非常大,接下来,我们就开启今天的课程,来学习这个强盛王朝的兴衰历程。
[教师引导]
经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西汉,定都长安。
[素材展示]
汉兴......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天下既定......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汉书·食货志》
[教师引导]
从这则材料中,我们知道汉初的社会状况是怎么样的?引导学生回答:社会残破、经济凋敝。而这一切都是秦的暴政速亡而引发的长年战乱所导致的,因此西汉初年的统治者们以史为鉴,吸取秦朝速亡的教训。
[板书]
背景:社会残破、经济凋敝;吸取秦朝速亡的教训。
[素材展示]
[教师引导]
在这两个背景之下,我们可以用一个表格来对比西汉初期的统治者采取的措施与秦王朝有何不同?请同学们根据课本内容填表格。前三个措施体现了“与民休息”的政策,黄老思想是黄帝思想和老子思想相结合,经过一段时间的实施,在文帝景帝统治期间,经济明显恢复,社会稳定,史称“文景之治”。
[过渡]
但是,第四个地方制度的改变却给初期的西汉带来了麻烦。尽管西汉统治者有意吸取亡秦教训,但秦朝大部分制度措施还是有利于中央集权和巩固统治的,因此西汉初年的制度基本沿袭秦朝史称“汉承秦制”。但是,我们刚才讲到的郡国并行制,也是汉朝在地方制度上为数不多的改变。
[素材呈现]
在东西文化尚未充分融合、战国时代的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登岳阳楼》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docx
- 《桂枝香+·金陵怀古》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docx
-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docx
-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docx
- +中国古代史“课标要求”问答+++讲义+--2026届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一轮复习.docx
- 1.《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上册.docx
- 1《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docx
- 2.2《大战中的插曲》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docx
- 2.2+基本不等式教学设计+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第一册.docx
- 3.1.1函数的概念+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第一册.docx
- 山东省潍坊市第一中学2012届高三阶段测试 基本能力试题.docx
- 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师大附中2010届九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试题人教版.docx
- 山东省济宁市2011届高三教学质量监测历史试题.docx
- 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实验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docx
- 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入学检测考试试题.docx
- 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湖田中学2014-2015学年七年级英语下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检测试题.docx
- 云南省玉溪市峨山彝族自治县一中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学生用卷.pdf
- 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创新教育集团2025-2026学年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综合素养评价(含答案).pdf
- 长沙市岳麓实验高三期中考试历史-学生用卷.pdf
- 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含答案).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