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尔·弗兰德斯》的叙事策略与主题研究.docx

《摩尔·弗兰德斯》的叙事策略与主题研究.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摩尔·弗兰德斯》的叙事策略与主题研究

18世纪的英国正处于君主立宪政体不断巩固、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这一时期,新兴资产阶级全面涉足政治、经济、思想和文化等多个公共领域的构建中。英国小说家丹尼尔·笛福(DanielDefoe)是英国小说史上具有开创性意义的作家,被誉为英国小说之父。笛福代表作《摩尔·弗兰德斯》(MollFlanders),以其跌宕起伏的情节和深刻的社会洞察力成为\世界经典”[20世纪美国现代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弗吉尼亚·伍尔夫(VirginiaWoolf)曾盛赞笛福的两部小说《摩尔·弗兰德斯》和《罗克珊娜》应与笛福同样载入史册,并称其为少数无可争议的伟大英国小说。《摩尔·弗兰德斯》这部小说讲述了一个贫民女子传奇而波折的生命历程—主人公摩尔·弗兰德斯生于监狱,在社会底层艰难成长,却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韧性谋求生存与改变命运。她通过多次婚姻和冒险尝试,采用偷窃等非法手段,并因此被流放至殖民地。然而,摩尔并未因此沉沦,而是积极利用机遇和资源,最终跻身富裕阶层,完成了阶级跃升的戏剧性转折。这一跌宕起伏的故事不仅是主人公顽强生命力的展现,也折射出资本主义兴起背景下的社会流动性与个体奋斗的多重复杂性。

从叙事策略的角度分析小说,能够揭示文本的深层结构和思想内核,为文学研究提供更加系统和深入的视角。姚凤梅在论文中探讨了《摩尔·弗兰德斯》中所运用的第一人称叙事与双重声音两大叙事技巧,揭示摩尔在不同时期一年轻时以及年老时的心理发展与自我矛盾冲突2;赵静则探讨了笛福对于插曲式情节构建叙事结构的巧妙运用,并说明插曲式情节在推动叙事和深化主题中的功能[3];陈栩则从服饰视角切人,分析了笛福如何通过服饰叙事揭示个体身份变迁、性别规训与帝国想象,呈现了资本主义初期的时代精神与底层人物的生存困境。4《摩尔·弗兰德斯》是一部处于社会转型时期、映射时代社会变革的文学之作。因此,从复杂的叙事策略出发探究小说中的多重主题具有一定的意义。

一、双重声音一叙事者的编织与主人公的独白

在所有叙事作品中,作为叙事行为的直接执行者——叙述者是不可或缺的存在。叙述者通过对叙述话语的精心铺陈与组织,最终构建独特的叙事文体。5“复调\本是音乐术语,苏联文艺学家米哈伊尔·巴赫金(MikhailBakhtin)借用这一术语来说明小说创作中的“多声部\现象。巴赫金在《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一书中指出:小说中的“复调\是指在一部作品中多种声音和思想并存,它们相互对话、彼此呼应,共同构建一个有机整体。18世纪上半叶英国大部分小说都是虚构的自传,但笛福的表现高于平均水平。通常来说,笛福小说中的叙述者年龄远超主人公年龄。《摩尔·弗兰德斯》通过叙述者的全知视角与摩尔的第一人称视角交替展开,年轻摩尔和年老摩尔的话语相互区别又相互交织,在真实与虚构之间构建了艺术张力,展现了18世纪道德困境下分裂的自我。

摩尔·弗兰德斯作为小说的主人公,她的自我书写构成了小说的一大重要声音。摩尔以一种坦诚而真实的口吻,讲述了自己在世的人生体验。其中一个十分明显的例子是摩尔人生观的转变。年轻时的摩尔天真单纯、善良真挚,对爱情怀有炽热的向往和执着的热情。面对市长家大儿子隐秘且热烈的追求,摩尔堕入了情网。听着耳边的甜言蜜语,摩尔心里以为“在世界上一切爱情的结局都是美满的婚姻”7,殊不知自己陷入的是男人为漂亮女人所设置的圈套。“那就是,他一有机会,就拼命赞美我长得多么漂亮(他是这么说的),态度多么可爱,举正多么端庄和其他这类的话。”8但事实上摩尔遭到了市长大儿子甜蜜的诱骗并被抛弃。此后,摩尔的人生观发生了转变,从最初对爱情的憧憬转向对金钱的执着追求。摩尔的自我书写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女性的成长与转变。

《摩尔·弗兰德斯》中的叙事者恰似一位站在时间之外的旁观者,以全知的视角审视着年轻的摩尔,并对其行为进行了细致的评判。同时,老年摩尔的声音也承载着对当时社会道德伦理的深刻反思。小说中,摩尔堕落成一个小偷的经历是她人生的一大转折点。在她的第五任银行职员的丈夫因为财产投资失败患上了昏死病并随之去世后,摩尔陷入了凄惨可悲的处境。孤苦无依的她走上了盗窃这一非法道路。年轻摩尔一开始因为贫穷而堕落的行为或许情有可原,老年摩尔也对处于相似悲惨境地的人们发出同情的哀鸣:“唉,谁读到我这段历史时,请他们千万好好地想一想处在孤苦伶仃的环境里的人们是什么情形,他们将怎样和饥饿无助的环境搏斗。”[9]但后来随着赃物的增加,年轻摩尔的生存条件了有了极大的改善,但她却以“贫困硬化了我的心肠,我自己的困苦使我不顾一切了”0为由,继续行盗窃之事。老年摩尔回顾往事,时不时发出感叹与反思;“这无疑是个难得的机会,如果那时我听了这天神的指示,不管这天神是谁,我还有个过安闲日子的机会\。老年摩尔作为一个长者和旁观者的客观评判性叙述,丰富了小说的骨架与

文档评论(0)

std36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