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精耕细作、科学管理、适度规模,种好烟的三个件法宝
(某某乡烟农周友信)
我叫周友信,是某某乡黄土村的一位普通烟农。2024年,我和几个朋友采取合资的形式,种植烤烟260亩,亩均产值3800元左右,实现毛利80余万元,投资60万元,利润20余万元。由于去年在规模种烟中积累了一些经验和资金。2025年,我决定单干,在塔下种植烤烟139亩,以谋求更大的发展。虽然天气不理想,雨水偏多,病虫害频发,给烟叶质量、产量都造成一定的影响,但是通过烟草站技术员的科学指导和自己在烤烟生产、采收、烘烤环节的精细管理,亩产量不低于320斤,并且,烟叶质量较好,得到了烟草部门和乡政府的肯定。能够取得这样的好效果,我认为离不开“精耕细作、科学管理、适度规模”三件法宝。
一、要想种好烟,精耕细作是基础。
烤烟种植要取得丰产丰收,必须依靠科技,要严格按照烤烟生产技术方案和烟技员的指导进行操作,更重要的是在翻耕、移栽、培土、施肥、采收、烘烤、分级等诸多环节采取精耕细作的操作方式,绝不可以采取粗放式操作和放任自流的方式,具体要特别注意一下几个方面。
一是抓好“深耕深翻高起垄、高茎壮苗深栽、适时揭膜促管理、适时封顶留足叶片”四项关键实用技术的落实工作。二是做好移栽期的调整及科学移栽工作,提高移栽质量。全面推行明水深栽,栽后秸秆覆盖、农膜覆盖的“双覆盖”保水措施。并及时在栽后抗旱过程中进行查缺补苗、治虫防病、水肥偏管等保苗促平衡措施。三是优化施肥结构,加大水肥调控力度。加大有机秸秆农家肥的投入量,全面推行测土配方平衡施肥,并通过田间精耕细作,确保大面积提高田间烟叶成熟质量,平衡科学施肥,把握好用量和时间,避免造成肥料流失,具体标准依据当地土质和上年种植作物不同而有所差异,具体要通过烟站技术人员测算。四是做好病虫害预测预报及防治工作,有针对性地组织大规模的统防统治工作,最大限度降低病虫害对烟株的危害,提升烟叶整体品质。五是适时合理留叶封顶。根据种植品种k326的品种特性,留叶数定位20-22片。
二、要想种好烟,科学管理是保障。
烤烟种植、烘烤管理是关键。现在的规模种植与以往的散烟种植有很大的区别,特别是烤烟生产、烘烤过程中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只有将这些人力和物力进行合理的分配和利用好,才能在烟叶生产、烘烤过程中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才能用最少的投入创造最大的效益。
科学管理包括用工管理和烟叶种植管理两个方面。
在移栽、施肥、采收、病虫害防治等大量用工环节,通过测试确定用多少工,用什么样的工,如何用好工。在病虫害防治环节,通过请教烟叶技术人员,掌握病虫害的发生规律,提前进行防治,避免重复打药、重复用工,增加成本。简单地说就是要在请工、用工之前,测算好每一亩的用工量、用工类型、用工价格等内容,为用工实施确定一个总体方案,科学管理劳动力,管控好用工成本。
烤烟的大田管理所采用的技术及措施是否合理适时,是形成优质烟的关键,要把烟叶生产大田管理进行细分,我理解主要可以分为四个阶段,一是还苗期,要做到提高移栽技术,不缺莞、早还苗,早治地下虫,查苗补缺,二是伸根期,要根据烟叶长势适时揭膜、培土,实行中耕,调节土壤水份,清除杂草,同时进行培土,提高吸肥吸水能力,防止倒莞,三是旺长期,旺长期是病虫高发期,各种病毒、虫害相继爆发。在此期间,应适时适量施药,控制病毒、虫害发展,同时对缺肥的烟苗适量加肥,避免出现早花,要保证充足的水分供应,促进烟株旺长,对无质量、无产量的下部叶进行清除,保持烟田通风、采光。四是成熟期,在此阶段容易出现早花,对于早花的烟株,可采取主基烟与杈烟结合的方法,尽早打顶和留杈。从上面数第3片叶之间留一个烟杈,加强田间管理,及时追施速效肥料,注意田垄水份,保证烟株正常生长,在成熟阶段,打顶株权是最为关键,打顶要根据烟株长势,生育进程确定打顶时间,适时适量留叶,留有较叶18一20片,才能保证烟叶质量及产量。
三、要想效益高,适度规模是出路。
近几年,随着各级政府和烟草部门各种优惠政策的出台,一些烟农盲目加大投资扩大种植面积,想要在规模种植上求效益。然而往往出现事与愿违的结果,面积上去了,利润却下来了,究其原因,我认为是他们不懂得种烟面积也有一个最适合值,简单地说只有适度规模种植,才能获得高的效益。
我个人的经验是最适种植面积是30-80亩/人,之所以存在一定的区间,是因为不同的种植主体在烟叶种植水平、管理水平、用心程度、劳动力富裕程度、烟田分布范围等诸多因素上存在差异,在具体确定最佳面积上需要自己摸索实践,不可以一贯之。同时如果是采取“家庭农场”的种植方式,一个家庭按3-5人计算,最多不能超过300亩。若“家庭成员”超过5个人,不宜按一个家庭操作,应分开实施,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因管理错位影响种植效益的提升。
总之,烟叶种植需要不断进行总结分析,并随着烟叶生产大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