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舒肝益脾颗粒(无糖型)主要活性成分改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的临床和实验研究
1,2345677
杨玉彬,李海蓉,牛丽君,蔡静仪,王运龙,汪美伶,刘春梅[1.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中医科,成都
610044;
2.出生缺陷与相关妇儿疾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成都
610000;3.广东药科大学中药学院,广州
510006;4.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麻醉科,广州
510080;5.贵州中医药大学药学院,贵阳
550005;6.源合盛(香港)集团有限公司,长春
130033;7.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
510080]
摘要:目的基于系统药理学、临床研究和体外试验探索舒肝益脾颗粒(无糖型)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作用机制。方法临床检测23例NAFLD患者用药后肝脏衰减指数、游离脂肪酸和血脂水平;血
浆代谢组学检测患者入血成分和差异代谢物;TCMSP、GeneCards等数据库筛选药物成分和疾病靶点,蛋白-蛋白相互作
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筛选核心靶点,根据药物-成分-靶点-通路-疾病网络图各节点的度值筛选主要活性
成分;AutoDockTools对核心靶点和主要活性成分进行分子对接;结合网络药理学结果和文献分析,筛选出舒肝益脾颗粒
(无糖型)主要活性成分槲皮素、山柰酚进行初步细胞验证试验。结果网络药理学预测结果显示,舒肝益脾颗粒(无糖
型)主要有效成分包括槲皮素、山柰酚等60种,核心靶点显著富集于PI3K-AKT信号通路。舒肝益脾颗粒(无糖型)临床疗
效显示其能明显改善患者肝脏硬度和脂肪衰减,显著降低患者体内游离脂肪酸和血脂水平等;血浆代谢组学分析中,槲皮
素和山柰酚是显著上调的差异代谢物。体外验证实验显示槲皮素、山柰酚能有效抑制细胞内脂肪酸摄取、减少NAFLD细
胞模型中的脂质沉积,并降低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含量,上调PI3K-AKT信号通路中p-PI3K/AKT、p-AKT/AKT的
表达。结论舒肝益脾颗粒(无糖型)对NAFLD患者肝脏脂质代谢有改善作用,槲皮素和山柰酚是舒肝益脾颗粒(无糖
型)防治NAFLD的关键活性成分,PI3K-AKT信号通路是预测的主要信号通路。槲皮素、山柰酚可抑制游离脂肪酸诱导
的HepG2细胞内脂肪酸摄取,降低NAFLD细胞模型内脂质积累和TG含量,其可能通过促进PI3K-AKT信号通路蛋白磷
酸化缓解NAFLD。
关键词:舒肝益脾颗粒(无糖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网络药理学;血浆代谢组学;PI3K-AKT信号通路
中图分类号:R285.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7693(2025)07-1077-14
DOI:10.13748/ki.issn1007-7693
引用本文:杨玉彬,
李海蓉,
牛丽君,
等.
舒肝益脾颗粒(无糖型)主要活性成分改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和实验研究
[J].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2025,
42(7):
1077-1090.
MainActiveIngredientsofShuganYipiGranule(Sugar-freeType)ImproveNonalcoholicFattyLiver
DiseaseBasedonClinicalandExperimentalResearch
1,2345677
YANG
Yubin,
LI
Hairong,
NIU
Lijun,
CAI
Jingyi,
WANG
Yunlong,
WANG
Meiling,
LIU
Chunmei
[1.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Department,WestChinaSecondUniversityHospitalofSichuanUniversity,Chengdu610044,
China;2.KeyLaboratoryofObstetri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缺血性卒中后小胶质细胞极化调节及中医药干预研究进展.pdf
- 人参麦麸煨制工艺的优化及其对小鼠酒精性胃溃疡的保护作用.pdf
- 人工智能驱动的虚拟筛选在药物发现中的研究进展与应用.pdf
- 人力资本对医药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组态路径研究.pdf
- 日本疫苗全生命周期监管模式的经验与启示.pdf
- 瑞戈非尼结晶工艺研究.pdf
- 三七药材不同灭菌方式效果的评价和分析.pdf
- 畲药异叶茴芹茎杆挥发油对LPS_D-GalN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保护作用研究.pdf
-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法在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抗肿瘤药物调配全流程风险管理中的应用.pdf
- 手性NACE法测定富马酸福莫特罗粉吸入剂中富马酸福莫特罗对映体的含量.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