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冠心病预防健康教育.doc

临床冠心病预防健康教育.doc

此“医疗卫生”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临床冠心病预防健康教育

日常生活中,“冠心病”并不陌生,身边或许就有患者。它全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核心是血管“堵车”,发病率高且严重时危及生命。下面带大家弄清其成因与预防方法。

一、心脏的“交通要道”:冠状动脉的循环奥秘

心脏是人体“发动机”,持续为全身供血,冠状动脉则是给“发动机”供油的专属通道,负责输送富含氧气和营养的血液给心肌。

冠状动脉从主动脉根部出发,像树枝般在心脏表面延伸分支,深入心肌各处,保证心肌细胞获充足滋养。正常时,其内壁光滑,血液顺畅流动,为心脏供能。

左、右冠状动脉作用关键。左冠状动脉供血给左心房、左心室等大部分心肌,分左前降支(供左心室前壁、室间隔前2/3等)和左旋支(供左心室侧壁、后壁等);右冠状动脉供右心房、右心室,还参与部分左心室后壁供血[1]。

血液从冠状动脉流入心肌毛细血管网,心肌细胞摄取氧和营养,排出二氧化碳等废物,再经静脉回流右心房,完成心脏血液循环。

二、血管“堵车”:冠心病的形成机制

冠状动脉出问题引发“堵车”,便是冠心病的开端,主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在多种危险因素影响下,血液中的脂质(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会沉积在冠状动脉壁内。就像光滑墙壁积垢,这些脂质会吸引炎症细胞,引发炎症,炎症细胞吞噬脂质形成“粥样斑块”,像血管壁上的“小疙瘩”。

粥样斑块增大使血管管腔变窄,若狭窄超50%,会影响心肌供血,导致心肌缺血,患者可能出现胸骨后压榨性闷痛、胸闷(心绞痛),疼痛还可能放射至左肩、左臂等,常在体力活动、情绪激动等时诱发。

更危险的是,斑块不稳定,血压波动、情绪激动等会让其纤维帽破裂,血液中的血小板迅速聚集形成血栓,堵塞冠状动脉,引发急性心肌梗死,若不及时救治会危及生命。

三、冠心病“信号灯”:早期症状的识别

冠心病早期症状易被忽视,需警惕以下信号:

1.心绞痛:胸骨后疼痛,放射至心前区、左肩等,呈压榨性、闷痛,持续3-5分钟,体力活动等易诱发,休息后缓解。

2.心悸:心跳异常,快、慢或不规则,安静时也可能察觉。

3.呼吸困难:日常活动(如做家务、散步)时呼吸急促、费力,需休息缓解。

4.疲劳:莫名疲倦乏力,休息后难消除,做事提不起精神。

5.其他:部分人心绞痛时伴恶心、呕吐、出冷汗等。

出现上述症状,要及时就医,做心电图、心脏超声、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TA)或冠状动脉造影等检查,早发现早治疗。

四、生活“雷区”:诱发冠心病的不良习惯

1.吸烟:香烟中尼古丁使血管收缩、血压升高,一氧化碳降低血液携氧能力,焦油损伤血管内皮,加速粥样硬化,吸烟者患病风险比不吸烟者高2-6倍。

2.过量饮酒:长期大量饮酒致血压高、血脂异常,损害心肌,加快心跳,诱发心绞痛等,男性每日酒精摄入量不超25克,女性不超15克[2]。

3.缺乏运动:久坐使代谢减缓、脂肪堆积致肥胖,引发高血压等代谢紊乱,增加患病风险。每周应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

4.不健康饮食:高盐、高脂、高糖饮食不利心脏,高盐致血压高,高脂使胆固醇升高,高糖增糖尿病风险(糖尿病与冠心病相关),应遵循“三低一高”(低热量、脂肪、胆固醇,高膳食纤维)原则。

5.长期熬夜:打乱生物钟,致血压高、心率快,影响血脂代谢,增加血栓风险,应保证每天7-8小时睡眠。

6.长期精神压力大:不良情绪使应激激素分泌增加,致血压高、心率快,影响免疫和内分泌,加速粥样硬化,需学会释放压力。

五、远离冠心病:预防措施与生活建议

1.健康生活方式是基础

●合理饮食:多吃蔬菜(西兰花、菠菜等)、水果(苹果、橙子等)、全谷物(燕麦、糙米等)和优质蛋白(鱼类、豆类等),少吃高盐、高脂、高糖食物,每餐七八分饱。

●适量运动: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搭配力量训练(如举重、俯卧撑),运动循序渐进,做好热身和拉伸。

●戒烟限酒:坚决戒烟,避免二手烟,严格控制饮酒量。

●规律作息:固定作息,早睡早起,睡前不碰电子设备,不喝刺激性饮料。

●心理调适:保持乐观,通过兴趣活动、聚会等放松,压力大时及时沟通。

2.定期体检早发现:中老年人、有家族史及高血压等高危人群,每年做一次全面体检,查血压、血糖、血脂、心电图等。

3.控制基础疾病:患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者,遵医嘱服药复查,将血压控制130/80mmHg以下,冠心病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控制在1.8mmol/L以下(高危者1.4mmol/L以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以下[3]。

4.药物预防有必要:高危人群(如高血压合并高血脂)可在医生指导下用抗血小板药(如阿司匹林)、他汀类药预防,不可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

冠心病虽可怕,但只要了解其机制,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定期体检,控制危险因素,就能有效预防,守护心脏健康。

文档评论(0)

医学资料+白衣侠士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专业专业医学资料提供,解决您后顾之忧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