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书香家庭评选活动方案
作为社区文化工作的从业者,我在日常走访中常遇到这样的场景:有位妈妈发愁孩子总抱着手机刷视频,说”家里除了孩子的课本,连本课外书都没有”;也有老人翻出年轻时的读书笔记,眼里闪着光说”那时候全家围炉夜读的日子,现在想起来都暖”。这些片段让我愈发觉得:推动全民阅读,家庭是最温暖的起点。为了让更多家庭重拾”书卷气”,我们计划开展”书香家庭”评选活动,现将具体方案整理如下。
一、活动背景与目标
(一)背景缘起
近年来,虽然”全民阅读”的口号越喊越响,但我们在社区调研中发现,仍有38%的家庭日均共同阅读时间不足30分钟,22%的家庭没有独立阅读空间。许多家长反映:“不是不想读,是不知道从哪下手”“孩子觉得读书不如刷短视频有意思”。而那些坚持家庭阅读的案例又让我们深受触动——有位张姓家庭,祖孙三代共藏有1200余册书,孩子从3岁开始和父母每天睡前共读,现在10岁的小姑娘能流畅背诵《唐诗三百首》,还会和爷爷讨论《史记》里的故事。这些真实案例让我们确信:家庭是培养阅读习惯的最佳土壤,一场有温度、有指导的评选活动,能点燃更多家庭的阅读热情。
(二)核心目标
本次活动以”阅享家·共成长”为主题,希望达成三重目标:
家庭层面:帮助50户以上家庭建立常态化阅读机制,让”每天30分钟共读”成为家庭日常;
社区层面:打造3-5个”社区阅读示范角”,形成”一家带一片”的阅读辐射效应;
文化层面:挖掘20个以上特色阅读故事(如”祖孙共读”“双语家庭阅读”等),汇编成《社区书香故事集》,让阅读文化可触摸、可传播。
二、组织架构与职责分工
为确保活动落地,我们成立”三级联动”工作小组,明确职责边界,避免”多头管理”或”责任真空”。
(一)领导小组(总协调)
由社区党委书记任组长,分管文化的副主任任副组长,成员包括辖区学校代表、书店负责人、退休教师(阅读达人)。主要职责是:审定活动方案、协调辖区资源(如学校教室、书店场地)、对评选结果进行最终复核。
(二)执行小组(落地实施)
由社区文化专干牵头,招募10名社区志愿者(包含2名心理咨询师、3名中小学语文老师)组成。具体分工:
宣传组:负责线上(社区公众号、业主群)线下(海报、入户宣讲)宣传,制作”家庭阅读指南”手册;
服务组:开设”阅读门诊”,为有需求的家庭提供一对一指导(如选书建议、共读技巧);
评审组:制定量化评分表,收集整理参评家庭材料,组织现场评审。
(三)监督小组(过程保障)
由社区纪委委员、居民代表(每栋楼1名)组成,负责监督活动流程公平性(如材料审核、评分过程),受理家庭投诉并在3个工作日内反馈处理结果。
三、活动内容与流程设计
活动周期为3个月,设计”启动-实践-展示-评选”四阶段,环环相扣,让阅读从”任务”变为”习惯”。
(一)第一阶段:启动造势(第1-2周)
首场发布会:选择周末上午在社区广场举办,邀请前期调研中表现突出的3户”种子家庭”分享阅读故事(比如王女士家”从手机控到绘本迷”的转变),现场设置”家庭阅读愿望墙”,让参与家庭写下”3个月后想达成的阅读目标”(如”读完10本共同喜欢的书”“给孩子讲完100个成语故事”)。
工具包发放:为报名家庭发放”阅读工具包”,内含:
《家庭阅读书目推荐清单》(分0-6岁、7-12岁、13岁以上三个年龄段,涵盖经典文学、科普读物、亲子互动类书籍);
木质阅读打卡板(可贴便签记录每日阅读内容);
定制书签(印有”最是书香能致远”等标语,由社区书法爱好者手写)。
线上社群运营:建立”书香家庭成长群”,每天推送1条阅读小贴士(如”如何让孩子主动选书”“家长共读时的倾听技巧”),每周五晚8点邀请老师开展”云端读书会”(分享1本适合家庭共读的好书)。
(二)第二阶段:实践陪伴(第3-9周)
21天阅读打卡挑战:以家庭为单位,每天在群里上传1张阅读照片(可以是孩子靠在爸爸怀里翻绘本,也可以是爷爷奶奶和孙子孙女围坐读报),配文20字以内的阅读感想。连续打卡满21天的家庭,可获得”阅读坚持奖”(奖品为儿童绘本或经典名著套装)。
亲子共读工作坊:每两周举办1次线下活动,设置”故事角色扮演”“家庭读书手抄报比赛”“我给爸爸妈妈讲故事”等环节。记得上次工作坊,有个5岁的小朋友举着自己画的《小红帽》手抄报说:“奶奶说我画的狼比书上的还凶!”在场家长都笑红了眼——这种互动比单纯的阅读更能留下记忆。
特殊家庭定制服务:针对单亲家庭、留守儿童家庭、老人带娃家庭,服务组会上门走访,根据实际需求调整阅读方案。比如李奶奶家孙子跟着她生活,我们就推荐了《爷爷一定有办法》《奶奶的护身符》等祖孙主题绘本,现在祖孙俩每次见面都要讨论书里的情节。
(三)第三阶段:成果展示(第10-11周)
社区阅读文化展:在社区文化活动室布置展区,展示内容包括:
家庭藏书角照片(配文字介绍,如”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