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高适《别董大?其一》赏析与习题解析
一、原文呈现
《别董大?其一》
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二、白话译文
逐句直译
千里黄云遮蔽天空,白日变得昏黄暗淡
北风呼啸着吹过,大雁南飞,雪花纷纷扬扬落下
不要担心前行的路上没有知己
天下还有谁不认识您这位有才之士呢
情境意译
天宝六载的冬日,睢阳城外的旷野被无边无际的黄云笼罩,连平日明亮的太阳也被染成昏黄的颜色,显得格外苍茫。呼啸的北风卷着雪花,如同无数玉蝶在空中飞舞,南归的大雁在风雪中艰难地扇动翅膀,向着温暖的南方迁徙。
在这风雪交加的离别时刻,诗人高适握着琴师董庭兰的手,望着他即将远行的方向,语气坚定地劝慰道:老友啊,不要担心前路漫漫没有知音相伴。以您精湛的琴艺和高尚的品格,天下之大,又有谁会不认识您呢?这简单的话语里,没有缠绵的离愁,却有着穿透风雪的力量,温暖着即将独自远行的友人之心。
三、重点字词注释
董大:即董庭兰(约695-765),盛唐著名琴师,因在兄弟中排行第一,故称董大。他擅长弹奏七弦琴和西域乐器觱篥,曾整理《胡笳》琴谱,李颀《听董大弹胡笳声》专门描绘其精湛技艺。
曛(xūn):本指日落时的余光,此处形容日光被黄云遮蔽后昏黄暗淡的样子,如同黄昏时分的朦胧光线。这个字既写自然景象,又暗示友人当时的失意处境。
北风:点明时节为冬季,北方的寒风不仅写实,更象征着友人前行路上的艰难险阻。
莫愁:不要忧愁,是诗人对友人的直接劝慰,简洁有力,体现盛唐文人的豪迈性格。
知己:了解自己的人,这里特指能够欣赏董庭兰音乐才华的知音。董庭兰曾因七弦琴曲曲高和寡而失意,故诗人特意以此安慰。
君:对对方的尊称,此处指董庭兰。在第二首诗中,高适曾写道今日相逢无酒钱,可见两人虽处境困顿却情谊深厚,用君更显尊重。
四、作者简介
高适(704-765),字达夫,渤海蓨县(今河北景县)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与岑参并称高岑,后世称高常侍。他的人生轨迹堪称传奇——早年家境贫寒,二十岁赴长安求仕无果,后在梁宋(今河南开封、商丘一带)漫游十余年,过着混迹渔樵的潦倒生活。
天宝六载(747年)创作《别董大》时,高适已四十三岁,仍未入仕,正处于一离京洛十余年的漂泊期。这段时间,他常与文人雅士、艺人乐师交往,与董庭兰的相遇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与其他盛唐诗人不同,高适的诗歌风格始终带着底层生活的烙印,即使是送别诗也少了缠绵悱恻,多了份对人生的深刻体悟。
安史之乱后,高适迎来人生转折,历任淮南节度使、剑南节度使等职,官至刑部侍郎,封渤海县侯。但他始终保持着对普通士子的理解与同情,这种情怀在《别董大》中表现得尤为明显——既是劝慰友人,也是自我激励。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尤擅边塞诗,风格雄浑悲壮,语言质朴有力,留有《高常侍集》传世。
五、写作背景
《别董大?其一》创作于唐玄宗天宝六载(747年)冬季,地点在睢阳(今河南商丘南)。这一时期的唐朝表面繁荣,实则暗藏危机,而对于高适和董庭兰来说,更是人生中的困顿阶段。
董庭兰作为当时著名的琴师,本为宰相房琯门下清客,却因天宝五载(746年)房琯被贬宜春太守而失去依托,不得不离开长安四处漂泊。他虽身怀沈家声、祝家声等琴艺绝技,但因七弦琴在西域音乐盛行的当时知音难觅,生活颇为潦倒。
此时的高适处境同样艰难,他二十岁赴长安求仕失败,开元二十三年(735年)科举落第,至天宝六载已在梁宋一带漫游十余年。《别董大二首》的第二首中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真实描绘了两人相遇时的窘境——虽是久别重逢,却连买酒饯行的钱都凑不齐。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高适写下了这首送别诗。不同于一般赠别诗的凄清缠绵,他将两人的困顿处境转化为豪迈的鼓励,既赞美董庭兰的才华,也暗含着对彼此未来的期许。这种在逆境中保持乐观的精神,使这首诗超越了普通送别之作,成为盛唐气象的独特写照。
六、相关知识梳理
(一)盛唐送别诗风格对比
诗人
作品
核心意象
情感基调
语言风格
高适
《别董大?其一》
黄云、北风、雪
豪迈豁达
雄浑有力
王维
《送元二使安西》
朝雨、客舍、柳
缠绵不舍
清新含蓄
王勃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歧路、海内存知己
开阔旷达
对仗工整
李白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孤帆、长江、碧空
怅惘不舍
飘逸灵动
高适的独特之处在于:其他诗人多以杨柳、细雨等柔美景象写离愁,而他却以风雪交加的壮阔景象烘托豪迈情怀,开创了以壮语写别情的送别诗新风格。
(二)董庭兰音乐成就简表
艺术领域
具体成就
历史评价
相关诗作
七弦琴
学得沈家声、祝家声,整理《大胡笳》《小胡笳》琴谱
为当时琴坛罕见
李颀《听董大弹胡笳声》
觱篥演奏
精通西域乐器觱篥,革新演奏技法
盛唐最负盛名的觱篥演奏家
高适《别董大》
音乐理念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