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壁恶性肿瘤的护理措施.docx

鼻咽壁恶性肿瘤的护理措施.docx

此“医疗卫生”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鼻咽壁恶性肿瘤的护理措施

一、前言

鼻咽壁恶性肿瘤作为头颈部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在我国南方地区尤为突出,且因解剖位置深在、邻近重要神经血管结构,常伴随吞咽困难、鼻出血、颈部淋巴结转移等复杂症状,治疗多需结合放疗、化疗甚至手术,患者身心负担沉重。科学、系统的护理干预不仅能缓解治疗相关并发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更能通过心理支持与健康指导提升治疗依从性,对预后产生积极影响。本文围绕“鼻咽壁恶性肿瘤的护理措施”展开,通过多维度分析与实践总结,系统阐述全病程护理的关键环节与实施要点。

二、疾病概述

鼻咽壁恶性肿瘤主要指起源于鼻咽黏膜上皮或腺体的恶性病变,以鳞状细胞癌最为常见(占比约90%),其次为腺癌、淋巴瘤等。其发病与EB病毒感染、遗传易感性、长期暴露于腌制食品(亚硝酸盐)及吸烟等因素密切相关。疾病早期症状隐匿,多表现为回吸性血涕、单侧耳闷或听力下降;中晚期则因肿瘤侵犯颅底、脑神经或远处转移,出现头痛、面部麻木、复视、颈部包块(淋巴结转移)等典型症状。由于鼻咽部解剖结构复杂,手术难度大,临床多采用以放疗为主的综合治疗(如同步放化疗、靶向治疗),但放疗易引发黏膜损伤、唾液腺功能障碍等副作用,化疗则可能导致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均需针对性护理干预。

三、护理评估

全面、动态的护理评估是制定个体化护理方案的基础。首先需采集健康史,重点关注患者主诉(如涕中带血持续时间、头痛部位及性质)、既往史(EB病毒感染史、家族肿瘤史)、治疗史(是否接受过放化疗及具体方案)及生活习惯(腌制食品摄入频率、吸烟史)。其次是身体状况评估:通过鼻咽镜、影像学(CT/MRI)及病理报告明确肿瘤分期(如TNM分期);监测生命体征(重点关注体温,警惕感染);评估局部症状(黏膜充血/溃疡程度、吞咽困难分级)、全身症状(体重近3月变化、是否存在贫血貌)及治疗相关反应(放疗区域皮肤是否红肿、化疗后白细胞计数)。最后是心理社会评估: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患者情绪状态,了解家庭支持系统(家属照护能力、经济压力)及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水平(是否存在“癌症=绝症”的错误观念)。

四、护理诊断

基于评估结果,鼻咽壁恶性肿瘤患者常见护理诊断包括:①急性疼痛:与肿瘤侵犯神经或放疗后黏膜损伤有关;②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吞咽困难、放化疗导致食欲下降及肿瘤消耗增加有关;③有感染的危险:与放疗后黏膜屏障破坏、白细胞减少(化疗副作用)有关;④焦虑/抑郁:与疾病预后不确定、治疗副作用及社会角色改变有关;⑤知识缺乏(特定的):缺乏放化疗注意事项、康复期自我管理的相关知识。

五、护理目标

针对上述护理诊断,需设定可量化、可实现的护理目标:①患者疼痛评分(NRS)72小时内由≥6分降至≤3分,或主诉疼痛缓解;②2周内体重下降幅度控制在基线值的5%以内,血清白蛋白≥35g/L;③住院期间未发生口腔/鼻咽部感染(体温≤37.5℃,黏膜无脓性分泌物);④焦虑/抑郁量表评分(SAS/SDS)较入院时降低20%,能主动表达内心感受并配合治疗;⑤出院前掌握鼻腔冲洗、张口训练的正确方法,知晓化疗期间血常规监测的时间节点。

六、核心护理措施

(一)症状管理与并发症预防

针对疼痛,需动态评估疼痛部位、性质及诱因(如吞咽时加重多提示黏膜损伤),轻度疼痛(NRS≤3分)采用分散注意力(听音乐、冥想)或冷敷(避免冰袋直接接触皮肤);中重度疼痛(NRS≥4分)遵医嘱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如布洛芬)或弱阿片类药物(如曲马多),并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如胃肠道不适)。对于放疗引起的黏膜损伤,每日用生理盐水+地塞米松+庆大霉素混合液行鼻腔冲洗(温度37-38℃,压力适中避免呛咳),餐后及睡前用含氯己定的漱口水清洁口腔,黏膜溃疡处可涂康复新液促进修复。

(二)营养支持与饮食指导

根据患者吞咽功能分级制定饮食方案:轻度吞咽困难者予软食(如粥、烂面条),避免干硬、辛辣食物;中重度者改为匀浆膳或鼻饲(需评估胃残余量,每次鼻饲量≤200ml,速度宜慢)。同时补充高蛋白(鱼、蛋、乳清蛋白粉)及富含维生素(新鲜果蔬汁)的食物,必要时静脉输注氨基酸、脂肪乳。对于化疗后恶心呕吐,建议少量多餐(每日6-8餐),避免空腹或过饱,呕吐后30分钟内暂禁饮食,之后予温凉流质(如米汤、藕粉)。

(三)心理支持与认知干预

建立“护士-患者-家属”三方沟通机制,每周至少2次与患者单独交流,鼓励其表达对疾病的担忧(如“您最近睡眠怎么样?有没有担心治疗效果?”)。针对焦虑情绪,可引入正念减压疗法(指导患者每日10分钟深呼吸训练);对于抑郁倾向,联合心理科进行认知行为干预(纠正“治疗无效”的错误认知)。同时向家属强调陪伴的重要性,指导其避免在患者面前过度讨论病情恶化案例,多分

文档评论(0)

办公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提供办公文档、医学文档,医学课件等文档写作服务。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