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三年级语文修辞手法解析与例句(趣味版)
三年级的同学们,修辞手法就像给语言“化妆”的魔法棒,能让句子变得更生动、更有趣!这一学期我们主要会遇到比喻、拟人、排比、夸张这几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快来一起认识它们吧~
一、比喻:给事物“找朋友”(把一个事物比作另一个事物)
?什么是比喻?
比喻就是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处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让句子更形象。比喻一般由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用来比喻的事物)、比喻词(像、好像、仿佛等)组成。
?常见的比喻类型
1.明喻(有“像、好像、仿佛”等比喻词):
格式:本体+像/好像/仿佛+喻体
例句:
-弯弯的月亮像一条小船,静静地挂在夜空中。(本体:月亮,喻体:小船,比喻词:像)
-大象的耳朵好像两把大蒲扇,扇啊扇啊,给自己扇风呢。(本体:耳朵,喻体:大蒲扇,比喻词:好像)
2.暗喻(用“是、成了”等词,比喻词更直接):
格式:本体+是/成了+喻体
例句:
-地上的积雪成了一层厚厚的棉花糖,踩上去软绵绵的。(本体:积雪,喻体:棉花糖,比喻词:成了)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本体:书籍,喻体:阶梯,比喻词:是)
3.借喻(直接说喻体,不出现本体和比喻词,三年级较少见):
例:我狠狠地批评了这“拦路虎”(比喻学习中的困难),终于攻克了难题。(这里“拦路虎”比喻困难,没直接说本体)
?比喻的作用
让句子更生动,帮我们把不熟悉的事物变得容易想象!比如把月亮比作小船,是不是立刻感受到它的弯弯形状啦?
二、拟人:让事物“活起来”(给事物加上人的动作/情感)
?什么是拟人?
拟人是把动物、植物或没有生命的事物当作人来写,让它们拥有人的动作、语言、神态或情感,变得像我们的好朋友一样!
?例句
1.加人的动作:
调皮的风轻轻地抚摸着我的脸颊。(风本来没有手,但这里说它“抚摸”,像人在温柔地摸)
小草从地下探出了嫩绿的脑袋,好奇地张望着世界。(小草不会“探头”“张望”,但这里像小朋友一样好奇)
2.加人的情感/语言:
花儿在微风中翩翩起舞,仿佛在开一场热闹的舞会。(花儿不会“跳舞”,但这里像人在快乐地跳舞)
顽皮的雨滴在雨伞上蹦蹦跳跳,唱着欢快的歌。(雨滴不会“蹦跳”“唱歌”,但这里像小朋友一样活泼)
3.加人的神态:
向日葵笑眯眯地追随着太阳公公,仿佛在说:“您是我的方向!”(向日葵不会“笑眯眯”“说话”,但这里像小朋友一样崇拜太阳)
?拟人的作用
让句子充满趣味,好像万物都有了生命,更能表达我们对它们的喜爱!
三、排比:说三个“好朋友”(结构相似的句子排排队)
?什么是排比?
排比是把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似、意思相关、语气一致的句子或短语排列在一起,增强句子的节奏感和气势!
?例句
1.描写动作:
早晨,我背着书包上学,听着鸟儿唱歌,闻着花香赶路。(三个“着……”结构相似,写出了早晨的快乐)
他跑得像风,跳得像弹簧,笑得像太阳。(三个“……得像……”结构相似,突出他的活力)
2.表达情感:
妈妈的爱是清晨的闹钟,是午后的热汤,是夜晚的台灯。(三个“是……”结构相似,写出妈妈的爱无处不在)
校园里有高大的梧桐树,有鲜艳的花朵,有嬉戏的同学,真像一幅美丽的画!(三个“有……”结构相似,描绘校园的生机)
?排比的作用
让句子更有力量,读起来朗朗上口,还能把意思表达得更全面、更强烈!
四、夸张:把事情“放大/缩小”(夸大或缩小特点)
?什么是夸张?
夸张是故意把事物的某个特点(大、小、快、慢等)说得比实际更夸张,让读者印象深刻!
?例句
1.夸大(把特点说得更厉害):
我饿得能吞下一头大象!(实际不可能,但突出“非常饿”)
教室里静得连一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见!(突出“非常安静”)
他的声音大得震得窗户都在抖!(突出“声音特别响”)
2.缩小(把特点说得更小):
这颗芝麻小得像蚂蚁的眼睛!(突出“非常小”)
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实际不可能跳那么高,但突出“超级开心”)
?夸张的作用
让句子更有趣,强调某种感受(比如饿、安静、开心),让读者一下子记住!
五、修辞手法大闯关(练习一下吧!)
1.判断下列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连线或填空)
“荷叶像一把把绿色的小伞,撑在水面上。”()→比喻
“风儿清唱著歌,唤醒了沉睡中的大地。”()→拟人
“下课了,同学们有的跳绳,有的踢毽子,有的丢沙包,玩得可开心了!”()→排比
“教室里热得像蒸笼,我差点变成烤红薯!”()→夸张
2.仿写句子(用指定的修辞手法)
比喻:例“月亮像小船”→仿写:________像________。(例:星星像镶嵌在夜空中的宝石。)
拟人:例“花儿在跳舞”→仿写:________在__
文档评论(0)